“南抖音、北快手”這句話在二者火起來的2017年夏天便開始廣為流傳,它原本所表達的意思實則是兩個平臺在內容類型、核心用戶及內容生產者方面所呈現出的“南北差異”。那時,快手無論是體量還是日活數據都是抖音的近30倍,那時,玩抖音的還理直氣壯的瞧不起玩快手的。
然而時至今日,“南抖音、北快手”這句話也擴充為“南抖音、北快手,智障界的兩泰斗”,知乎上與此相關的話題也開始興起,不少網友也在其他抖音相關的話題下開始運用這句話進行調侃,彼時不肯與“土味”快手成為一丘之貉的抖音,如今也因平臺上的低俗亂象問題,成為了知乎“高知”們的笑料,看來,現在抖音的低俗內容平臺之名已經獲得了人們的公認。
抖音淪落至此地步,本就是抖音做出為營利而放棄價值觀選擇的必然結果。隨著抖音用戶體量的擴大,抖音從一開始的精致路線轉向了低俗路線,抖音上呈現的各色內容,也日漸從小眾有趣而變得無聊透頂甚至是不堪入目。尤其是當下抖音青少年用戶所占份額逐漸擴大,首當其沖受到抖音不良內容傷害的便是這群尚在成長中的孩童,從這個層面來說,抖音正在潛移默化地摧毀著家庭和社會的希望。
抖音的侵蝕主要來源于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偷走時間。
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凡是玩抖音朋友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可以2個小時幾乎不動彈地捧著手機對著屏幕傻笑,這是因為抖音根據算法的計算,能夠成百上千的給用戶推送其感興趣的短視頻,在興趣的驅動下,一不留神耗費幾小時自然是常有之事。
成年人尚且不能抵抗抖音帶來的持續快感,更不用說本就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了。5月,人民日報曾發布一組來自于全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聯合調查所得的數據,其內容關于學生沉迷網絡等問題,數據所呈現的結果,著實讓人驚訝,有20%的青少年表示“幾乎總是”在看短視頻,“每天看幾次”的比例也接近10%,這意味著,每五個孩子中便有一個已經深陷于抖音等短視頻的泥沼中,該沉迷比例已經超過了網絡游戲。抖音對青少年養成良好時間支配習慣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由此便可見一斑。
第二,扭曲價值觀。
以大眼、尖臉、高鼻梁的整容臉為美,以曬豪宅、豪車、豪華旅行為榮,以罵臟話、早戀、混社會為個性,這就是抖音上向青少年所傳遞的價值觀。
例如,在抖音上以一段地下車庫“社會搖”而瞬間爆紅的網紅“溫婉”,從一個17歲混夜店、頻繁換男友的“小太妹”搖身一變成人人追捧的“女神”,引得無數少男傾心、無數少女效仿。
這些所謂的網紅不斷地鼓吹著青少年注重外表、金錢等外在條件,而忽視真正內在學識修養的培育,使得不少青少年深受其荼毒,甚至將成為主播、網紅當做了自己最大的職業理想, 先前一組關于“95后最向往的職業”數據圖表便有力地證實了這一點。
第三,改變自我認知。
抖音上的內容除了有能讓人沉迷于瀏覽觀看的磁力,更可怕的是它調動用戶參與模仿的力量,而缺乏辨識能力的青少年總是在模仿中形成與其年齡不符的認知。
眾所周知,抖音上紛繁復雜的內容對于青少年而言都過于成熟和浮躁,不少孩子模仿著抖音上的網紅,小小年紀便開始了化妝、紋身、展露自己的身體、,儼然一副社會人模樣,明明頂著稚嫩的臉龐,卻難以從中看出青春的朝氣,這實則是對青少年心智的最大傷害。
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抖音,已經成為了許多家長的頭等擔憂。去年兒童節當日,一位母親在自己的朋友圈貼上了鳳凰網視頻所發布“抖音現極品戀童癖,逼10歲女生發生關系”的微博截圖,并義正言辭地表達對抖音的厭惡之情,希望通過自身的呼吁,號召更多的家長一同發起對抖音的抵制。其實,像這位母親一般深感擔憂的家長并不在少數,在各種社交媒體平臺上,總是能夠見到家長們因為抖音而無奈又氣憤的言論。
然而,長久以來,無論是網絡輿論對于抖音的批判還是監管部門一次又一次的監管懲處,仿佛都只是隔靴搔癢,未能真正從根源上杜絕抖音對青少年成長的侵害,即使抖音為配合國家未成年人保護的舉措,上線了“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也只是做給外界看的表面功夫,不但未能起到約束效果,反倒使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斗智斗勇”更加復雜和困難。也許對于家長和社會而言,只有抖音不復存在,才可放下這顆始終為孩子成長而擔憂的心。
來源:未來科技透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