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生于1944年的任正非和柳傳志:不同路徑選擇帶來兩種企業

    前幾天,任正非接受外媒采訪,辦公桌上放著一本《美國陷阱》,作者是法國阿爾斯通前高管,講述他們如何與美國司法部斗爭。2012年,柳傳志在合肥參加活動,給年輕人推薦了一本網絡小說《侯衛東官場筆記》,講一個沒有背景的年輕人如何在官場面對潛規則和理想的矛盾。

    我第一次接觸聯想,還是2011年11月柳傳志又宣布退休的那次。

    那天老爺子在北京香格里拉講臺上憶苦思甜,回憶2008年金融危機時聯想集團站在懸崖邊,第四季度差不多虧了一個小目標,還是美刀。

    他很快復出擔任董事長。接手爛攤子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管理權從老外CEO手里拿過來,全權交給自己的學生楊元慶。

    兩年后,聯想集團在PC領域超過宏碁和戴爾,位列全球PC的老二。老爺子春風得意,67歲的他宣布再次退休,將聯想集團交還比他小20歲的楊元慶。

    現在回頭看過來,這幾乎是教父職業生涯里最后的高光時刻。

    舊世界是在那時候坍塌的,iPhone如日中天,地上都是它的影子,3G技術的普及也徹底改變了潮水的趨勢。

    教父老了,他不用iPhone,對于做好一個產品,特別不自信,或者說根本沒有什么興趣。人們喜歡喬布斯,老說外國研發投入多少錢,聯想投入多少,所以聯想跟不上。

    我特別不愛聽這些話。這些錢都是中國老百姓的,說實在的,不容易。

    教父想的還是什么掙錢做什么,什么容易做什么。

    前幾天,海外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華為在今年第一季度以5800萬臺的出貨量,超過了蘋果手機4460萬臺,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

    華為身后的小米、一加、傳音都在國際上賣得很好。張開雙臂卻只能抱住風的聯想,在大家印象里還是一家攢組裝電腦吃飯的科技公司。

    柳傳志和任正非一樣,都出生于1944年。兩人創立的聯想和華為最近都陷入了巨大的風波。

    1944年,郭沫若寫下了《甲申三百年祭》,他說:

    中國在清朝統治的二百六十年間一直都沒有亡,抗清的民族解放斗爭一直沒有停止過。

    前幾天,任正非接受彭博社的采訪,誰也沒想到,野路子工程兵出身的任正非說了一句這樣的話:

    兩三年以后你再來采訪我們,看我們還存在不存在,要是不存在了,記著帶一朵鮮花放在我們的墓碑上。

    1

    上周,聯想集團發布了去年的業績。2018年聯想收入達到歷史新高,營收超過騰訊,直逼阿里。這才是中國三巨頭。

    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非常高興,他說:

    這是聯想最好時刻。

    這當然是一個好時刻。雖然凈利潤率只有1%。

    只是在這種令人振奮的場合,中國媒體還是沒忘記把關于“中國還是美國”的問題拋給這位老爺子的好學生。

    自從去年楊元慶告訴外媒“聯想是一家全球公司,我們不是一家中國公司”之后,大家就總喜歡在公開場合問他類似的問題。

    去年11月,廣州財富全球科技論壇上,《財富》雜志主編、美國人穆瑞瀾向楊元慶發出了靈魂拷問:

    你們到底是中國公司還是美國公司?過去十幾年你們一直跳來跳去的。

    然后楊總就用了七秒鐘搞了一段b-box:

    啊,這個……額,對,我……我們……我們,這個這個……額……

    今年的業績發布會上,他再次以“植根于中國的全球化公司”視角和記者們談笑風生:

    我們在全球一直是被信任的玩家;我們沒有被針對的理由;我們不打算做操作系統和芯片,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這說得是被針對的那家不被全球信任的“友商”,沒有扮演好自己角色的意思嗎?很多網友在視頻的彈幕里表現得非常不理性:我不是來看他說什么的,我是來呸的。

    同一天,聯想集團的CFO周慶彤在接受CNBC采訪時,邁開了比楊元慶還大的步子:

    我們在世界各地都有生產線,所以我們絕對有能力把一部分生產線從中國搬走,轉移到不受關稅影響的國家。

    賣電腦的時候說自己是民族品牌,面對投資者就強調自己international。

    2

    早期,聯想和他們的“友商”一樣,還是一家有核心技術的科技公司。

    1994年聯想上市,吃到了技術領先的甜頭,總工程師倪光南想繼續走技術路線,然而總裁柳傳志不干了——那一年,著名的“柳倪之爭”爆發了。

    這被認為是代表了中國企業“貿工技”和“技工貿”的兩條道路之爭。最終以聯想永久廢除“總工程師”一職告終。

    50歲的柳傳志全面掌控聯想,他下馬了倪光南自主研發的項目。

    造不如買,“貿工技”路線其實也是那個時代的政治正確。

    那幾年,機械工業部被撤銷,儀器儀表工業局被解散;運十大飛機解散研發團隊。同樣在50歲那年,任正非宣布成立“中央研究部”。

    創業之前,任正非只是國企南油集團的一名中層干部。剛創業時也是什么業務賺錢做什么,他甚至研究過減肥藥、墓碑等生意。

    通過貿易代理積攢下第一桶金后,任正非再開發一點邊邊角角,并在50歲那年決心孤注一擲,把賺來的利潤全部投入到技術的研發中。

    多年后,柳傳志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講道:“我和任正非性格不同”。在技術攻堅中“他敢往上走”,而自己不行。

    不是不行,而是做貿易掙快錢掙習慣的人,都容易把長跑當短跑了。

    1999年,“民族企業”聯想在政府采購領域拿到了2億元的訂單,第一次嘗到了甜頭。

    從那時起,聯想迅速組建了招標處,開始對政府采購進行精細化耕作,此后的十幾年里,聯想在政府采購領域里一騎絕塵。

    2001年,聯想融科智地成立,正式邁進房地產領域——“貿工技”的道路,最終通向了什么掙錢做什么的不歸路。

    同一年,任正非發表講話華為的冬天,思考華為的方向,并加大科技投入。

    楊元慶給聯想的所有副總裁轉發了這篇文章,但兩家公司已經自此徹底分道揚鑣。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聯想非常幸運經歷了PC革命、互聯網革命、移動互聯網革命。最閃亮的業績,就是每年賣給政府部門的電腦越來越多。

    2018年,聯想拿到了15萬臺電腦的政府采購訂單,比上一年幾乎翻了一番,在政府采購的市場份額上升到了70%。

    3

    兩年前山雨欲來時,路透社做了一項民調,他們問了美國人兩個問題:

    美國制造重不重要,你愿意為美國民族品牌多花多少錢?

    七成美國人認為美國制造無比重要。但是,接近四成的人卻不愿意為民族品牌多花一分錢,還有四成多的人把胸脯子拍得山響:

    為了美國,我可以多花個塊八毛的。

    以前,波士頓咨詢也問了中國人類似的問題,超過六成的中國人告訴他們:

    就算多花錢我也要買美國貨。

    這兩項調查的結果在一家跨國公司身上得到了驗證。

    在路透社做民調的那一年,聯想集團在中國區凈利潤5.68億美元,在美洲區的凈利潤只有7000多萬美元。雖然聯想在兩地的銷售收入相差不到30億美元:

    但是中國區的凈利潤卻比美洲高了8倍。

    社交媒體流行對比聯想電腦在中美兩國的售價。同一個型號的產品,你能找到中國比美國貴20%的,我就能找到貴兩倍多的。

    2015年6月29日,聯想控股在香港上市。這是柳傳志第二次帶隊IPO,他說香港的投資者比較理性,這是聯想控股選擇香港的原因。

    然后,激動的老爺子目睹了聯想控股跌破了發行價。

    媒體們其實也不在意聯想控股的股價,畢竟聯想集團的光榮歷史就在那兒擺著。他們又問了老爺子關于在聯想控股退休的問題,他回答說:

    確定上市以后,公司是在走上坡的時候。

    之后的一個月里,香港人向老爺子充分展示了在下坡路上他們能跑多塊。雖然聯想控股和承銷商們戮力同心,拿出20多億港幣護盤,還是沒能阻擋住聯想控股市值崩盤。

    公司是不是在走上坡我不敢說,四年來聯想控股的股價已經損失六成了。

    2018年的青年節,恒生指數正式將聯想集團從恒生指數成分股中剔除。

    很快,聯想5G標準投票事件被曝光。教父振臂一呼,上百位企業家一起站臺,保衛聯想。

    同樣都74歲,同樣都親自上陣。同樣是保衛公司,但輿論卻迥異。

    5G投票的真相,我至今沒弄清楚。但這只是個導火索罷了。能把產品和服務做到90分的企業,哪會有一邊倒的非議。

    前幾天,任正非接受外媒采訪,辦公桌上放著一本《美國陷阱》,作者是法國阿爾斯通前高管,講述他們如何與美國司法部斗爭。

    2012年,柳傳志在合肥參加活動,給年輕人推薦了一本網絡小說《侯衛東官場筆記》,講一個沒有背景的年輕人如何在官場面對潛規則和理想的矛盾。

    此后幾年,柳老爺子多次推薦這本書:

    做企業難免要與政府官員打交道.......對我們了解大概的情況會有些幫助?!矩熑尉庉?江小白】

    (原標題:生于1944年的任正非和柳傳志:不同路徑選擇帶來兩種企業)

    來源:包郵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生于1944年的任正非和柳傳志:不同路徑選擇帶來兩種企業
    聯想正式辟謠:沒有向華為斷供
    【深度】一個華為老兵解讀聯想的雞毛信
    全球5億臺PC面臨更換,筆記本市場再演圈地大戰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