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2019年,市場各方已經逐漸適應新三板進入企業數量高速下滑的階段,但根據記者梳理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開始新三板企業摘牌的速度仍在進一步加快。
根據申萬宏源統計的數據顯示,4月全月新三板市場新增摘牌企業的數量達到了330家,創下了歷史單月摘牌數量的記錄。
而5月開始新三板市場企業摘牌并未有減速的趨勢,且眾多明星企業也在逐漸撤離,5月21日晚間新三板掛牌公司開心麻花公告表示,全國股轉系統受理了其摘牌申請,將在5月22日終止其股票掛牌。
對于未來的資本運作,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開心麻花人士處了解到,不排除未來會有上市的計劃。
未來或再次沖擊資本市場
從財務數據來看,開心麻花在2018年還是交出了一份相對可以的業績,這或也是公司未來可能會尋求上市的基礎。
根據其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10.09億元,同比增長17.36%;總體凈利潤1.12億元。
具體來看:
公司舞臺劇演出業務方面全年超過 2500 場,先 后開發了《窗前不止明月光》、《談判專家》、《瘋狂雙子星》,《戀愛吧!人類》等劇目,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應。
公司影視業務方面,出品制作了電影《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媽》,累計票房超過 31 億。
同時,2018年開心麻花藝人經紀總計收入2.91億元,同比增長約214%。據了解目前開心麻花旗下喜劇藝人多達200多人。
不過在此之前,開心麻花的IPO之旅頗為波折,2017年1月16日,開心麻花向證監會報送上市輔導備案材料,正式宣布擬登陸創業板,同年6月,開心麻花向證監會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并獲得證監會受理。
首次波折出現在2017年8月,開心麻花IPO簽字律師離職,開心麻花不得已中止了IPO審查。但由于因會計師、律師等離職而中止上市的企業存在不少,因此并未引起外界對開心麻花上市之路過多的擔憂。這一事件將開心麻花上市進程拖延了僅1個月的時間。
同年9月,證監會同意恢復開心麻花的上市審查。但不久,開心麻花就中簽證券業協會的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在四個月后(即2018年3月26日),開心麻花撤回了其上市申請。
如今IPO發審節奏可能出現變化的當下,開心麻花是否會很快尋求對資本市場的再次沖擊,市場拭目以待。
如何應對優質企業流失
諸如開心麻花等優質企業持續撤離新三板市場也引發了市場的討論。
事實上,并不能簡單地根據摘牌企業的數量評判新三板市場發展的好壞。縱觀全球其他市場的發展軌跡,類似新三板市場的不在少數,如新三板一段時間的對標對象納斯達克目前也是摘牌企業數量遠遠大于目前仍在市場的企業數量。
但新三板面臨的問題是摘牌大潮兇猛,這一過程中對市場來說究竟是減負還是減質。就目前來說,新三板市場由飛速掛牌階段的“多進少出”變成了“多出少進”,而少進也就意味著市場優質企業造血功能的喪失。
“摘牌不可怕,之前的掛牌可以說是資本市場的大躍進,一些企業轉了一圈之后也明白了現階段和資本市場是否匹配,對于國內的基礎證券市場來說是需要這樣的教育過程,但目前新三板的問題是優質企業持續流失,新增優質企業的數量極少,也就出現了減肥的過程中先把肌肉減掉的尷尬局面。”北京地區資深投資人黃璞認為。
因此,在企業數量告別飛速增長開始快速下滑的過程中,新三板又進入了一個尋找市場定位的拐點,相比之前幾次來說,這次是直接由摘牌所驅動的,也更加迫切。
事實上,對于全國股轉系統來說,正在積極破局,其相關負責人也屢次表態,對于主動摘牌的企業,全國股轉公司會調研分析其離場原因,梳理研究其合理訴求,以增強下一步新三板深化改革的針對性,進一步提高掛牌企業獲得感。【責任編輯/江小白】
(原標題:開心麻花新三板摘牌:旗下藝人200多 IPO之旅頗為波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