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周一晨報】緊隨ofo 比特幣交易所或將面臨類似的"退押金"危機

    交易所可以挪用用戶的比特幣去投資?

    最近,關于ofo小黃車退押金的新聞不斷刷屏,長時間占據微博熱搜榜。根據新浪財經的報道,截至12月18日,ofo退押金排隊系統人數已超1000萬,待退押金規模至少10億。

    就在大家熱衷于討論ofo能不能挺過去,監管部門會不會介入時,比特幣社區內的一場“提幣運動”正在醞釀中。

    這場“提幣運動”,就像一只在巴西扇動翅膀的蝴蝶,或許會在世界各地的比特幣交易所中掀起一場“龍卷風”。

    01 提幣運動

    1月3日,對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而言,是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挖出了第一個比特幣區塊,也稱為創世區塊。中本聰在創世區塊中寫入英國《泰晤士報》當天的頭版文章標題: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財政大臣處于第二次援助銀行的邊緣)。

    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

    再過12天,就是2019年1月3日了,比特幣創世區塊將迎來10周年紀念日。

    為了慶祝比特幣創世區塊10周年紀念日,Bitcoin Knowledge的主播Trace Mayer聯合其他比特幣愛好者,發起了一場名為“Proof of Keys”的活動,并提議將每年的1月3日定為“比特幣創世區塊紀念日”。

    在這場活動中,Trace Mayer呼吁比特幣持有者在2019年1月3日當天,把自己的比特幣從交易所等第三方平臺提到自己的錢包里。

    發起這個活動的目的,一是慶祝比特幣創世區塊10周年紀念日,二是驗證交易所等第三方平臺是否真的有妥善保管好用戶的幣,具備償付能力,三是強化對比特幣網絡的共識。

    目前,根據活動官網https://www.proofofkeys.com的顯示,參與這項活動的公司/機構已經有11家,其中包括了南非加密貨幣交易所iCE3X,BTC.com等。參與這項活動的個人,僅網站上列出的、有一定知名度的持幣人就有將近200人。在推特上,昵稱中添加標簽來參與這項活動的持幣人就更多了。

    02 交易所挪用用戶的資產合理嗎?02 交易所挪用用戶的資產合理嗎?

    前幾天,區塊鏈透明度機構(Blockchain Transparency Institute)發布了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12月份交易數據報告。該報告顯示,全球交易量排名前25的交易所,只有2家未涉及大量虛假或刷量交易。

    我們在交易所的各種交易,都是交易所自己在記賬,只有充幣、提幣時,交易才發生在鏈上,這就給交易所刷量提供了低成本的操作空間。

    既然80%以上的交易所都存在刷量行為,那么,用戶的幣是否真的安全?交易所是否真的擁有償付能力?這也是Trace Mayer發起“Proof of Keys”活動,號召持幣人在1月3日當天進行提幣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于交易所的償付能力,其實背后隱藏著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交易所挪用用戶的資產做投資理財是否合理?

    加密貨幣交易所,充當了一部分的銀行功能,只不過用戶存進去的是幣。我們就拿交易所和銀行做對比。

    銀行儲蓄是契約,加密貨幣交易所并不是。就銀行而言,用戶將錢存入銀行,是有利息收益的。銀行和儲戶是一種契約關系,銀行的大廳也能看到不同儲蓄周期對應不同的利率,有了這一層契約關系,就相當于儲戶授權給銀行可以合理利用自己的存入的錢,去做一些放貸或者投資;但對于交易所來說,用戶將資產放在交易所,是為了便于交易,用戶使用交易所進行交易,繳納了手續費,交易所和用戶并沒有達成有利率的契約,所以交易所沒有權利也不應該挪用用戶的幣資產。

    從監管的角度看,央行對銀行都有準備金率要求,但對于交易所而言,監管是缺失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不僅沒有準備金率,也經常發生交易所卷款跑路的事情。

    從投資風險的角度,兩者亦不可同日而語。由于監管的存在,銀行放貸等業務都會受到嚴格的要求,總體風險是可控的。但在區塊鏈行業,風險往往是不可控的。

    不同于傳統的股市,幣市沒有漲跌幅限制,7x24x365交易,加上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無論是價格波動還是投資風險,都不是傳統的股市所能比的。

    區塊鏈初創企業的投資風險亦是如此。2017年牛市期間,許多創業者進軍區塊鏈行業,各種區塊鏈項目層出不窮,熱鬧非凡;2018年,隨著加密貨幣價格的持續下跌,許多區塊鏈項目直接“爛尾”,一些區塊鏈初創公司亦紛紛關門,留下一地雞毛。

    即便是擁有眾多專業金融分析師的投資機構,2018年的區塊鏈投資業績也慘不忍睹。

    根據美國對沖基金數據研究機構(Hedge Fund Research)發布的“HFR區塊鏈綜合指數”和“HFR加密貨幣指數”,自2018年開年到12月20日,兩只指數基金累計虧損幅度分別高達69.45%、68.58%。可見區塊鏈行業投資的風險之高。如果交易所挪用用戶資產去做投資,出現大幅的虧損,交易所很可能是無力償付的,最終蒙受損失的是用戶。反之,如果行情好,交易所因此大賺一筆,好處也不會給用戶的。這種體現在用戶身上的風險、收益不對等的情況是非常不合理的。

    綜上,交易所不應該挪用用戶的資產做投資理財。如果需要挪用用戶資金,就需要有像銀行一樣,與用戶達成收益契約。

    03 結語

    Trace Mayer發起的“Proof of Keys”提幣活動,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1、很多人參與,導致很多交易所無法提現;2、參與的人很少,沒有對交易所產生影響。

    不管“Proof of Keys”提幣活動的最終參與人數是否眾多,這對行業而言都是好事:暴露部分交易所的丑陋行為,用戶資產保護意識增強,行業更加規范......

    讓我們一起期待1月3日的到來。【責任編輯/鄒琳】

    (原標題:緊隨ofo 比特幣交易所或將面臨類似的"退押金"危機)

    來源:白話區塊鏈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炒股虧損300多萬,他制作勒索病毒索要比特幣,作案百余起后落網
    【觀點】迷戀比特幣的區塊鏈依然稚嫩
    發布詐騙廣告,“比特幣世紀騙局”17歲嫌犯被捕
    比特幣成“貨幣” 美國有可能借此割全球“韭菜”嗎?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