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加密資產研究公司 CoinShares 發布的比特幣挖礦報告顯示,大量比特幣礦場已經離開中國,轉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等地。
比特幣挖礦需要消耗大量電力,據央視去年7月份的調查,1個擁有5000臺礦機的中型礦場,一年的耗電量大約在6000萬度左右,相當于一個10萬人口的鄉鎮一年的生活用電量。因此大部分開設礦場的人都選擇將礦場設立在靠近電站,電費低廉的地方。
同時,挖礦的環境宜涼不宜熱,所以挪威、俄羅斯、加拿大等地的自然環境成為礦場地址的不二選擇。再加之這些地方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沒有嚴格的監管,更成為礦場的偏愛之地。
此前,中國擁有全世界做多的比特幣礦場和算力,但由于中國政府對比特幣實行了嚴格的監管,導致礦場主一直擔心政府會對比特幣礦場進行清退。業內人士認為,和其他企業的經營活動一樣,比特幣礦場當然應該被監管,但宜疏不宜堵。談到比特幣礦場監管,離不開的一個問題就是用電。
特別是部分礦場存在偷電現場,這使國家不得不對相應礦場進行管制。某電力公司法律顧問認為,對于比特幣來說,目前其被央行定義為一種特殊的互聯網商品,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地買賣,因此經營本身并不違法。另就礦場的用電方式而言,只要發電企業有相應上網、售電許可,雙方在程序合規的前提下可以直接進行電力交易。
盡管如此,隨著國內監管的日趨嚴格,有很多礦場為了防范于未然,還是選擇遷徙海外。據CoinShares 估計,只有不到 60% 的礦場依然留在中國運營,這些礦場 80% 在四川,其他則散布在云南、貴州、西藏、新疆、內蒙古西部和黑龍江。【責任編輯/林羽】
(原標題:大量比特幣礦場遷徙海外 防患未然國內或只剩60%)
來源:金色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