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正本清源談區塊鏈之七:區塊鏈的一萬種可能


    幣圈一天,互聯網十年

    對于區塊鏈特別是和它相關的虛擬貨幣,曾經有這樣一種說法,“幣圈一天,人間一年”,某風險投資人更形象地改造這句話說給互聯網業聽:“幣圈一天,互聯網十年”。

    現在再看這句話,我們又發現很有意思,在極短的時間里,區塊鏈多次跌宕起伏,區塊鏈在壓縮的時空中經歷互聯網業十多年間所遇到的毀譽。

    其實到今天我們也很難說對互聯網有完全一致的看法。2016年底,我們還聽到知名企業家公開批評說,我不能允許你們(虛擬經濟)搞亂實體經濟,實際上早在2015年就有明確的官方觀點評說“別以為電子商務只是‘虛擬經濟’” 。

    區別在于,我們現在看到的互聯網是已經發生的,而圍繞區塊鏈的還只是就展望中的事物進行爭論——

    可以說,區塊鏈的一切都尚未實際發生,區塊鏈的一萬種都還是設想中的。

    區塊鏈 vs 互聯網

    現在圍繞區塊鏈的激烈爭論可能是因為,我們已經歷了互聯網20多年帶來的變化,因而更容易去設想一個類似的新技術浪潮的正面可能性或負面效應。

    區塊鏈技術的確是管理學者約翰·哈格爾所定義的那種“強敘事性”(narrative)的事物,他認為有強敘事性的事物會“超越……的界限而連接和動員其他人”。

    現在聽到各種圍繞區塊鏈的正面或反面的設想時,我就感到這種敘事性特性展現在面前,懂與不懂的、相關的和不相關的人都加入了激烈爭論。

    區塊鏈和互聯網的確是纏繞在一起的。

    區塊鏈和我們所知的互聯網是同構的,這兩個“技術”都是有著兩面的硬幣:一面是信息技術,一面是經濟技術。

    通常人們認為區塊鏈給現在的信息互聯網增加了 名為“價值互聯網”的新一半,知名區塊鏈專家肖風早在2017年1月10日就在《人民日報》整版撰文,題為《區塊鏈,讓價值互聯網露出曙光》。


    比特幣的陰影

    但與二十多年來互聯網的歷程不同,區塊鏈作為從比特幣這個事物中發展出來底層技術,始終難以擺脫它的陰影。

    對比特幣系統了解越深,我越覺得它超級精妙,可能是最偉大的技術和經濟系統設計之一。

    但是,即便我們這樣的技術愛好者也心存疑慮:

    中本聰的神秘和完全匿名極大削弱了比特幣的可信度,

    它的價格發展過程有著明顯的郁金香泡沫的色彩,

    它被鼓吹成顛覆現在的全球貨幣體系讓它必然遭遇阻力,

    當然更有人擔心它可能會被用于諸如全球黑市或軍火等地下非法市場。

    當然要注意的是,這些疑慮中有很大成分是對于一項革命性新技術的道德判斷,更中性的視角應是,我們應關注新技術開啟的可能性。

    從區塊鏈技術后來的發展看,它逐步擺脫這些陰影,從而開始走向一項新技術應有的發展與應用路徑:主要的聯盟鏈技術項目超級賬本是Linux基金會及IBM公司等推動的,現在跨國轉賬應用如Ripple或所謂區塊鏈2.0技術如以太坊得到更多主流企業與機構的支持,以太坊企業聯盟包括了摩根大通、微軟、英國石油公司等商業巨頭。

    之后,2017年開始出現的虛擬貨幣數量爆發和價格大幅漲跌既用財富泡沫吸引了更多人,也讓更多人去了解和應用區塊鏈。

    不可否認的是,巨大的泡沫再次給區塊鏈的應用帶來障礙。由于現在仍處在這一波的巨浪之中,這些障礙是什么、可能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大概只有等潮水退去后我們才能知道。


    一萬種可能

    隨著越來越的人開始試圖了解和應用區塊鏈,我們將聽到更多的它的一萬種可能。很自然地,正如過往各種具有強敘事性的新技術(比如近年我們常聽到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一樣,這些新技術引發的一萬種可能的設想中絕大部分是空想,只有少數幾個可能在經歷多次起伏后變成有變革力量——比如電商,比如移動支付,比如移動社交。

    今天我們可以確信的是,雖然區塊鏈技術是在比特幣這個系統中被發明和剝離出來,但它可能很難給世界各國的國家貨幣帶來多大的變化。巨大變革甚少是從核心發生的,而多啟動于邊緣。

    我們還可以確信的是,現在一些看似以保守的姿態利用區塊鏈的互聯網公司,可能選擇的是對它們自身來說最佳的路徑,當然敢于在泡沫和爭議中投入區塊鏈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其實并不保守。

    比如近期京東發布自身的區塊鏈實踐所展示的,在很多人看來是沒有“創新”,只是把區塊鏈技術看成分布式賬簿,將它用于價值數據的記錄、流動和交換。

    比如騰訊2017年就發布的騰訊區塊鏈(當時名為騰訊可信區塊鏈)現在看是一個應用區塊鏈技術的云服務平臺。

    又比如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至今未披露自身的區塊鏈應用設想,而僅是對外展示在技術專利上積累的實力。在熱潮略退的當下,這些探索更顯真實價值。

    最后,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就像我們所經歷的互聯網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演進一樣,區塊鏈更多的可能性會涌現出來,這或許是我們可以最確信無疑的一點。

    區塊鏈三張圖




    【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正本清源談區塊鏈之七:區塊鏈的一萬種可能)

    來源:創事記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區塊鏈】半年報探營262只區塊鏈概念股成色:集體避談相關收入
    【觀點】區塊鏈是不是偽命題?未來何在
    中國第一批區塊鏈科班學生將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畢業
    【區塊鏈】爭搶“頭名”身份 區塊鏈服務商跑馬圈地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