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王利杰談區塊鏈:目前90%的區塊鏈產品是龐氏騙局 好項目也被淹沒了


    知名投資人,PreAngel創投基金創始合伙人王利杰,于3月1日晚間,在“5位大咖5堂課”的微信群,以“如何識別區塊鏈中的龐氏騙局”為主題,做了深度的分享與探討。以下是巴比特獨家整理的,王利杰分享實錄:

    首先,定個基調,今天我是來潑冷水的,是來揭秘現在火熱的區塊鏈投資真相的,最后也會給大家一些建議。希望大家不要頭腦一熱跑去投資那些龐氏騙局,不要心存幻想,因為一夜暴富的時間窗早已關上了,現在進來的老百姓都是很慘的,會被割韭菜,大家要響應政府號召,不要被非法集資騙取財富。

    但是區塊鏈這個大方向真的是有金礦,要有耐心去挖掘,價值投資,創造價值還是根本。天上偶爾會掉餡餅,但是砸不到你我頭上。今天普通老百姓參與ICO,本質上就是或者買彩票,從概率上來說,完全是賭博。

    到底什么是龐氏騙局呢?我們先來看看百度詞條的解釋:

    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金字塔騙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投機商人“發明”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墻補西墻”,“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紀的意大利裔投機商,1903年移民到美國,1919年他開始策劃一個陰謀,騙子向一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后,狡猾的龐茲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于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茲成功地在七個月內吸引了三萬名投資者,這場陰謀持續了一年之久,才讓被利益沖昏頭腦的人們清醒過來,后人稱之為“龐氏騙局”。

    請允許我先問大家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集郵算不算龐氏騙局?

    第二個問題:美國、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這么多證券,100%都不是龐氏騙局嗎?

    第三個問題:國有企業以及國家背書的金融巨頭,100%都不是龐氏騙局嗎?

    這三個問題,相信每個人心里都會有答案的,估計跟我的答案差不多。

    我先問這三個問題是希望大家對龐氏騙局有個思考,我們生活中的龐氏騙局還少嗎?

    歷史上從來不缺龐氏騙局,但過去的龐氏騙局都很復雜,而且還有官商勾結的中心化機構背書騙取信任。最近幾年我們國家抓了這么多貪官,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經濟犯罪都是通過復雜金融手段實現的。識別龐氏騙局,是我們重要的生存技能,因為在中心化的時代,龐氏騙局就已經無處不在了。在復雜的金融領域,龐氏騙局不斷地更換馬甲出現。

    既然龐氏騙局早已無處不在,只是穿上了不同的馬甲,區塊鏈上憑什么就沒有龐氏騙局呢?

    區塊鏈上的龐氏騙局太多太多了,可能八成以上甚至九成以上都是。

    所以我今天首先要強調的第一個論點是:

    區塊鏈上面的金融資產剛剛進入大爆發的階段,缺乏有效監管,市場監管也只是萌芽狀態,所以是龐氏騙局最容易出現的地方。如果傳統世界的金融產品龐氏騙局是10%的話,那么區塊鏈世界就倒過來了,現在90%都是龐氏騙局!

    我們要尊重客觀現實,意識到龐氏騙局充斥著整個區塊鏈創業圈。基于這個事實,我們再開始下面的討論。

    如果你不是專業人士,如果你的風險承擔能力不高,那么你肯定不適合當前的區塊鏈創業投資圈。因為龐氏騙局比例太高了,10個有9個都是騙子(雖然團隊并不這么認為自己是騙子,但事實上他正在從事欺騙的行為)。

    同時,我們需也要客觀一些,雖然市場上90%是龐氏騙局,但是確實在去年有很多人通過投資區塊鏈資產發了財,這個我們都看到了,比特幣、以太坊、NEO都漲了很多,甚至有些空氣幣和“傳銷幣”,也有極少數人賺了錢。

    關于這一點,我們必須說明:

    賺錢的真的是極少數極少數的人;

    如果不是比特幣、ETH和NEO這幾個主流的數字貨幣,那些炒空氣幣賺錢的人,主要是因為他們“不貪”,賺了一點點就套現了;而大部分人其實都是被割韭菜的,被套牢的,虧的人占大多數。

    所以上一波天上掉餡餅的時間窗內,真正賺到錢的極少數人,都是持有BTC、ETH、NEO等主流區塊鏈資產比較大,同時從早期開始就認識到區塊鏈的價值,并堅定長期持有的信仰者。我們身邊看到的少數幣圈網紅,炒空氣幣賺錢的,你們回去數一數,有多少?賺了多少?是不是值得你賣了房子跟他炒幣?

    不要光看到少數一兩個屌絲逆襲就以為你錯過了一夜暴富的機會。真的,這跟買彩票中獎的概率一樣,太低太低了,不要被迷惑。3點鐘群里那么多不睡覺討論區塊鏈的大佬們,他們大都沒有在區塊鏈資產項目里賺到錢,都是剛開始關注區塊鏈的,內心焦慮來學習的,怕被時代甩下車的。

    所以我今天給大家第二個結論:

    真正通過持有區塊鏈資產賺到大錢的人,是極少數極少數,跟買彩票中獎的概率是一樣的,完全不是批發富豪,我們不要被假象蒙蔽。這里是高風險區!

    不過呢,借助區塊鏈斂財的龐氏騙局和傳統金融騙局的區別在于:

    區塊鏈上的龐氏騙局更加透明和赤裸裸,幾乎沒有官商勾結的背書和精心包裝的欺騙,“投資人”們稍微勤快點就能查到所有的真相。所以,我認為,事實上大部分人在買入所謂的“代幣”的時候其實就知道自己在玩擊鼓傳花的游戲。最后被割韭菜的時候除了怪自己的貪婪、愚昧和懶惰,還能怪誰呢?

    這里面反映出一個赤裸裸的事實,就是很多人為什么被割韭菜,被套牢,就是因為他們貪婪、愚昧和懶惰。上一波極少數賺到錢的人,除了幾個無底線的“犯罪分子”通過自己發ICO斂財,自己拉高出貨走人,再也回不了國。另外通過投資賺到錢的,都是比較聰明和勤奮的,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識別了龐氏騙局,避免了被割韭菜。他們投資的都是優質項目。

    其實還是有不少優質的區塊鏈項目的,以NEO為代表吧,我就不推薦項目了。NEO是我們中國人在區塊鏈時代的驕傲,投資NEO并長期持有,賺到錢也是理所當然的回報。

    我一個月賺了20億?天大的誤會!

    很多人可能在澳門聽過我演講,或者看過我在演講之后寫的那篇文章。那次演講的時候,臺下一大片人,我一時興起,講了一些可能有誤導性質的話。當時我說1個月賺了7年的錢,就是因為這句話被很多媒體引用,斷章取義了。這里邊我需要解釋一下。

    我做了7年的天使投資。熬到今年都還沒有一個成功的IPO,所以說7年呢,沒有真正賺到現金,都只是在工商局的股份,都沒有流動性,不能在資本市場流動。所以說呢,7年來我只賺到一些基本工資而已,每年100萬左右的人民幣收入,一個月賺七年的錢代表著一個月賺了700萬左右人民幣。而很多人誤會了,有人幫我算賬說我賺了20億,我不知道他們怎么算的。借這次分享的機會也是想跟大家澄清一下,我不是來誤導大家的,大家不要以為炒幣就真的能暴富。

    即便是幾百萬的錢也是當時因為屬于牛市,我作為一個做長線價值投資的人,而不是炒短線的人,在牛市的時候,賬面上好像有很多數字資產,其實到了熊市馬上跌了70%,剩下沒多少了。這也就說明了,數字資產是一個高波動、高風險的行業,非常不適合普通老百姓來炒。雖然說ICO的本質是——把產品的使用權預售給未來的用戶。但是呢,由于現在過分放大的這個金融屬性,大部分用戶沒有真的去買這些token。真正買的是炒幣的投機者,而這些人因為上一波人的造富效應,而且是極少數的造富效應,刺激了下一撥人,他們賣房賣車去炒幣,這個是非常非常危險的。

    區塊鏈上的龐氏騙局,暫時沒有法律保護,也難有官商勾結,更沒有政府背書。這里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自由市場。這里其實沒有真正的“受害者”。虧錢或者被割韭菜的人,無非是在為自己的貪嗔癡繳稅而已,怪不得政府。

    不過,站在國家管理的角度,自然不希望老百姓們被“割韭菜”,尤其擔心大量老百姓一輩子的財富被洗劫。這樣極容易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旦啟動,最后倒下的可能就是執政黨,甚至關系到民族的興衰。

    所以,通過各種手段提醒老百姓注意炒幣有風險,甚至禁止利用新技術非法集資是極其有必要的。

    我再來強調一下我們現在是熊市。全世界的ICO市場,現在是熊市!不管是比特幣還是以太坊,現在都比較疲軟。我們看到現在大量的項目都在上ICO,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不懂很多人根本不懂就來發幣了。這些人就都打算發行2萬到5萬枚的數字貨幣。那你想,市場上有多少類似的“以太坊”呢?發幣的成本相對來說真的太低了,寫個白皮書就準備發幣了。而市場上可沒有那么多的需求。那能看到的結果就是,破發,這個必須要破發的。因為他們還沉浸在沉浸在暴富的幻想中。感覺自己,1個億的估值,融資3千萬,然后發行之后再漲個5倍。這簡直是癡人說夢嘛!

    不在食物鏈頂端的人,炒幣99%被套牢

    現在90%甚至99%的區塊鏈項目都是破發的。只有1%的好項目,而這1%的項目又很可能被埋沒了。

    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身處在什么樣的社交圈。你在整個投資圈里,在食物鏈里邊是什么樣的位置,你是否在頂端,是否能看到那1%的好項目。如果你看得到的話,你又是否正好能夠有足夠大、足夠好的品牌和資源能拿到額度投進去呢?你要知道,好項目是一堆人搶著投的,不管是區塊鏈還是傳統的人工智能,都是如此。從投資的角度來講,真正的好項目是輪不到普通人拿到額度的。普通人真的是投不進去的。

    如果你不在食物鏈的頂端,那么區塊鏈的這種造富游戲,本質上跟你無關。你偶爾看到隔壁老王炒幣賺個三五倍,只能說,他買彩票中獎了。那你是不是就要和他學,也去買彩票呢?如果你真的想買,那就拿兩塊錢去買一張,虧了也權當促進消費了。而你如果真的是去賣房賣車去炒幣,那99%的概率是被套牢,是虧損的。

    尤其是2018年,可以看到大量的海外項目都在瘋狂的發幣(Token),每個新的ICO項目都要吸收2萬~5萬不等的ETH或者等值BTC,而全球買BTC和ETH進場買幣(Token)的總數量又因為各國政策的管制,遠不及發幣的速度,這就造成了供需嚴重失衡。結果很明顯,就是破發、套牢、割肉,ICO私募投資人成了ICO創始人消費的對象,割韭菜的成了被割韭菜的。

    可以說,99%的項目都會破發的,即便有1%的好項目,也被這海量的、花里胡哨的、冠冕堂皇的“顛覆式去中心化夢想”所淹沒。一夜暴富的故事一去不返了,別再做夢了,打哪兒來回哪兒去吧。

    區塊鏈真的很有顛覆性

    為什么區塊鏈有這么大的殺傷力和顛覆性?讓全世界的精英們焦躁不安,讓各國政府和監管層坐臥不寧?區塊鏈和互聯網到底是什么關系?我們究竟該以什么樣的態度來對待區塊鏈?

    我們要深刻地認識到區塊鏈,為什么會讓全世界的精英們都晚上不睡覺,在那邊討論、學習。為什么,它有這么大的魔力?還有就是各國政府為什么在監管上的態度有這么大的區別,而且每一個國家自己也會有前后矛盾的表現。那正是區塊鏈有魅力的地方,這個技術本身,跟人工智能是有很大的不同。

    上一波真正賺到錢的是“區塊鏈資產銷售渠道”,就是在ICO被定義為非法集資前,幫助ICO團隊賣Token的渠道們,他們并不承擔風險,但是可以轉到5%~10%甚至更多的渠道費用。但是ICO被定義為非法集資后,這樣的生意就不存在了,大家也別做夢了。對應到傳統金融領域,就是“券商”或者IPO承銷商,他們可以賺錢。上市前的FA比如華興資本,都是賺錢的。

    區塊鏈不是技術革命,它是記賬方式的革命

    簡單的對比一下:

    互聯網是信息高速公路,區塊鏈是資產高速公路。這種資產是特殊的信息,是記在賬本上的信息。

    所以說,區塊鏈本來就不是技術革命,它是記賬方式的革命,從技術處理的角度看,其實效率降低了,因為一本賬變成了千本賬,萬本帳,但資產交易和流轉的綜合效率卻提高了。

    其實中心化的記賬,本來應該效率是更高的。因為只需要一個賬本,一個中央服務器就可以了。但由于我們人類的介入,需要確保它沒有被做假賬。以前做不做假帳是靠流程和制度來管理的,而不是機器來管理的,但事實上也沒有完全杜絕做假賬。但是因為有人的參與,就讓整個流程變慢了,這就和我們結婚要去民政局拿號,買房子要去房管所排隊,交易股份就要去工商局的道理是一樣的。也就是人為的降低了效率,但確保了數據沒有被篡改,但事實上又無法百分之百的確保數據不被篡改。只能說你的數據大概率是不會被篡改的。

    我們區塊鏈上的賬本是去中心化的,依靠機器的共識算法來記賬。大家要同步這個賬本,不需要人為的介入來確保數據不被篡改。雖然說賬本多了,但是機器之間的復制也還好,所以說,現在的區塊鏈資產的流動是——不用人來干預的、也不會被篡改數據的去中心化的賬本,然后來完成價值傳遞資產的全過程。也就實現了區塊鏈這一“資產高速公路”的作用。

    如果我們用投資來做比喻:你管理一百萬的基金和管理一百億的基金哪個更賺錢呢,大家都知道管理的錢越多就越賺錢。互聯網搬動的是信息,或者說是小資產,而區塊鏈搬動的是大資產。因為資產更大,因此,在區塊鏈上賺錢更容易。將來這些中心化的金融中介機構都會被去“中介化”,也即它們的價值會被區塊鏈替代掉。以前因為不相信我們的交易對象,所以我們需要一個中介來保證這個信任。但是未來我們靠機器靠共識算法就能實現了資產在全世界范圍內高速的流動。

    記賬方式的革命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更像是荷蘭人通過東印度公司發明創造出股份制,以及之后的證券交易所和期權制度。

    先進的勞動關系決定了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每一次勞動關系的升級,生產力的提高都是指數級的。

    區塊鏈是生產關系的革命,是新時代的金融武器

    人工智能是徹底的生產力革命,而區塊鏈是生產關系革命,其重要性不亞于股份制的發明。

    不法分子通過區塊鏈技術來洗錢和傳銷,大搞龐氏騙局,只是推倒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后面還有很多連鎖反應正在發酵。沒有一個大國政府不在積極研究監管政策。對于美國之外的所有國家來說,區塊鏈這個“資產高速公路”意味著,擁有了一次挑戰美國金融霸權的彎道超車機會,這樣的機會可能真的是百年一遇的。對于美國來講,馴服并利用區塊鏈資產繼續鞏固美國的金融霸權地位才是當務之急。當然,所有的政治博弈,都有一個前提,就是執政黨的地位不能因此而動搖,這是非常符合執政邏輯的。政權不保了,還搞什么金融霸權?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各國政府對待區塊鏈和數字資產的各種漂浮不定難以琢磨的又愛又恨的態度。

    我們已經享受了好幾十年的和平歲月,不是因為政治博弈消失了,而是因為政治家們發現用武器戰斗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搞不好政權也不保。而當代的戰爭,是看不見硝煙的金融戰。雖然《貨幣戰爭》有點陰謀論的調調,但是我不否認這本書還是揭露了很多當代世界政治博弈的核心武器——金融。

    互聯網的自媒體已經對社會有如此深遠的影響了,更何況區塊鏈帶來的“自金融”。如果說自媒體是一把雙刃劍,舞不好可能會傷到自己;那“自金融”就是一把槍,弄不好真的要出人命。

    最后總結一下:

    區塊鏈是資產高速公路,新時代的金融武器,可以通過勞動關系的變革,指數級放大人類的生產力。好人用了富國強民,壞人用了金融崩潰。我們要珍惜這個時代,好好學習區塊鏈,利用區塊鏈解決實際的問題,即便是區塊鏈的股權融資也比人工智能的要容易的多。在政策明朗前,先不要急著ICO發幣,搞的每天睡不好,坐臥不安。

    分享環節結束后,王利杰還就以下10個問題與網友進行了深入交流

    問題1:請問如何站在區塊鏈的山頂并識別優質項目?

    王利杰:好項目的構成要素其實并不會因為區塊鏈而改變,它們都有以下三種特征:

    真實的應用場景解決實際的用戶痛點;

    優秀務實的團隊,真實的項目信息;

    估值合理,資金規劃合理,發展規劃合理。

    所以看項目都還是要從本質來看。千萬不要因為看到有人炒空氣幣賺了點錢,我們就跟著炒幣,而不看本質。牛市的時候可能稀里糊涂賬面上小賺了一點,但是稍微一貪心,多持有一段時間,莊家拉高出貨之后就會跌回原形。

    問題2:王總看好的區塊鏈項目最先發展的是哪一類?

    王:2018年,我的重點還是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公有鏈、協議層,當前的區塊鏈資產高速公路還沒修好,只有基礎設施完備了,DAPP才能跑起來。

    問題3:王先生你好,感謝分享,你之前的文章上分享過token是一種“產品期貨”,你認為目前的項目應該如何增強產品性而減少期貨性,讓更多真正用戶來買入token呢?

    王:現在在全世界范圍內賣產品使用權Token,最先吸引來的是投機分子,而不是真正的用戶。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現在有人賣,你自然就愿意賣,而不愿意通過嚴格的KYC審核制度(巴比特注:即Know your customer,充分了解你的客戶,對賬戶持有人的強化審查,是反洗錢用于預防腐敗的制度基礎)來篩選你的用戶。

    其實,如果你做好真實的開發預算,做好扎實的產品宣傳,你可以要求用戶提供嚴格的信息,方便你十里挑一選出你的真實客戶,給他合適的額度。

    區塊鏈確實讓用戶和投資人合二為一了,但是合二為一的意思是,用戶成為了投資人,享受了早期投資的回報。越早支持你的用戶,未來越能享受到產品發展的紅利。但是今天很多ICO的Token賣給了“純粹的投機者”。這些人沒有“用戶屬性”,只買不用的,買了就是為了高賣。這些投機者比你的真實用戶更加積極的參與你的ICO,他們排著隊要額度。你的用戶太靦腆了,你也懶得找了。就像很多美女嫁給了丑男,因為美女太矜持,不去找自己的真愛,在臉皮厚的追者里隨便挑了一個就嫁了。

    問題4:王總,請問你覺得未來數字貨幣會不會代替一些國家法幣的存在?

    王:不會的,每個國家都在研究自己的數字貨幣形態的法幣,鑄幣權背后是武器的支持,我看不到法幣消失的跡象。但是,區塊鏈資產之間確實容易形成匯率和直接交易對的關系,這種交易“去法幣化”了,這種現象會慢慢放大,但也會受到監管層的抑制,會有博弈的存在,我就不多做預測了。

    問題5:請問王總,目前為止囤比特幣做資產配置有意義么?

    王:我的個人意見是,買點兒比特幣給你的下一代留著,但不要超過你資產的10%,而且買給孩子的就不要自己花了。不要炒幣,當做藝術品收藏一點兒玩玩,如果真的清零了,不能心疼,如果你心疼了,那就是你買的太多了。

    問題6:個人價值比如明星屬性的是不是更適合ICO來量化價值?

    王:理論上是的,韓國那邊應該有人在做了。

    問題7:從目前來看,可否這樣說——“區塊鏈技術在金融之外的應用意義其實很有限”?

    王:區塊鏈是資產高速公路,所以生來就是金融世家。但是金融又是服務實業的,所以區塊鏈金融服務實體產業也是順理成章的。區塊鏈是記賬的,分布式賬本;人類社會,廣義來講,是基于賬本運行的,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記賬。

    問題8:如何看待吳忌寒的比特大陸(礦場算力越來越集中)與比特幣維護組之間的意見分歧?

    王:人類社會幾千年來都是基于中心化的社會運行的,什么時候完全的去中心化了?我們很習慣中心化的結構,甚至在去中心化的環境中還覺得很不適應。比如你數字貨幣錢包私鑰丟了,你的幣真的就沒了。銀行存折丟了錢不會丟的。所以啊,我們為什么一定要去中心化?

    不要過分強調去中心化,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去中介化。更不要妄想去政府化。失去了政府,我們要回到弱肉強食的黑暗世界,我們群里的秀才們,可能都活不下去。漢武大帝時代,我們跟匈奴蠻族戰斗,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險勝匈奴,把匈奴趕到了歐洲,消滅了希臘文明。

    大家看了《紅海行動》有何感想,是不是覺得有政府保護才有安全感?強權政府給他的人民安全感,現在世界上,比中國安全的地方并不多。我們要辯證看問題,有得有失,多看看我們得到了什么更容易幸福感。

    算力集中不是本質問題,幣價上漲還是下跌才是本質問題。如果不是比特幣價格長得快,你們誰有功夫研究區塊鏈呢?

    問題9:各個虛擬數字貨幣以后發展的趨勢會怎樣,是否能像各個國家本身的法幣一樣能夠自由兌換?

    王:最終,區塊鏈上的資產會實現自由兌換的,我不知道要多久,有生之年應該可以的。

    問題10:ICO發售的代幣真的能與項目錨定嗎?畢竟大部分ICO的實際業務并非智能協約,即便項目真的盈利或是未來趨勢,那么投資者又怎么獲得項目的真實回報而不是投機回報呢?

    王:99%的ICO代幣是龐氏騙局,所以不用費勁想要理解白皮書里面描述的場景,寫白皮書的人跟找你融資的人本來就不是同一撥人。拿到你的ETH,他們就暴富了。一天融到2000萬美金,何必再把這2000萬美金投入研發做一個不一定成功的項目呢?

    要知道,人性經不起考驗,一下子融到2000萬美金之后還能踏實干活兒的團隊并不多。【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王利杰談區塊鏈:目前90%的區塊鏈產品是龐氏騙局)

    來源:36氪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區塊鏈】半年報探營262只區塊鏈概念股成色:集體避談相關收入
    【觀點】區塊鏈是不是偽命題?未來何在
    中國第一批區塊鏈科班學生將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畢業
    【區塊鏈】爭搶“頭名”身份 區塊鏈服務商跑馬圈地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