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智能鎖到底安不安全 三點詮釋智能真理


    智能鎖其實就是升級版的電子鎖,目前市售智能鎖絕大部分都是基于電子鎖進行改進的,核心依然是機械鎖,只是套了層“智能皮”。

    智能鎖的本質是機械鎖,但其搭載了電機,進而支持電動開鎖方式,再融合上指紋識別、密碼、門卡、藍牙、手機App等現代解鎖方式,就成了智能鎖。

    智能鎖之所以智能,是因為這些鎖具可以和手機互聯,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監控門鎖開合的情況,結合登記信息,獲知家庭成員何時出門、是否安全到家等情況。

    作為比較新潮的鎖具,智能鎖的安全問題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這種鎖到底安不安全,最重要的其實不是外面的“智能皮”,而是內部的“機械芯”。


    鎖芯和鎖體決定了其安全性

    選智能鎖其實挺糟心的,首先國家規定電子鎖必須有機械鎖體并且預留物理鑰匙孔,所以智能鎖的內在依舊是一個機械防盜鎖,也就是說消費者除了要識別智能部分是否安全好用外,還得學習一些防盜鎖的選購知識。


    鎖芯:超B級才穩妥

    國標針對鎖芯制訂了2個安全級別,分別是A級和B級,這兩個級別基本沒有安全性可言,于是便誕生了企業標準超B級(也有稱C級甚至超C級,只是叫法不同)。

    目前超B級鎖芯防技術開啟時間達到270分鐘,而A、B級的數值分別為1分鐘、5分鐘,所以如果要買智能鎖,必須選擇配備超B級鎖芯的產品。


    這種就是假插芯,真鎖芯是下面這種


    鎖體:電機和離合器必須靠譜

    下方隱藏鎖孔不安全

    市面上不少智能鎖會把鎖孔設置在鎖前面板底部,而不是常規的正面。這種設計說明這個鎖孔很可能沒真正經過鎖芯,而是采用假插芯,很容易被破解。

    因此,購買智能鎖時盡量選擇鎖孔設置在正面的產品,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在選購前要求查看鎖面板內部及鎖體的結構,看看鎖孔使用的是不是假插芯。

    消費者其實是很難區別鎖體的好壞的,其使用材質不易辨別,內在的電機和離合器也不好判斷,為選購帶來了很多問題。

    由于電子鎖是由電機帶動離合器開鎖的,所以電機和離合器必須耐用,而且兩個部件必須在鎖體當中,避免暴力開鎖。

    如果商家沒有展示鎖體內部的結構信息,那只能盡量選擇一些具備一定鎖具制造資質實力的廠商。

    指紋識別其實不易被破解

    智能鎖最主流的一種解鎖手段就是我們在手機上常用的指紋,而網上也有各種關于破解指紋的各種新聞,令到不少小伙伴對指紋識別這種解鎖方法產生了不信任。

    指紋識別本身安全嗎?如果大家擔心的是電影里那種使用各種道具竊取你的指紋然后制作模具破解智能鎖的話,那大可洗洗睡了。

    我們日常生活中留下的指紋都是平面的,即便復制下來印成圖片,也是無法騙過主流的指紋識別方案(無論是光學式還是電容式),更別說大部分情況下這些留下的指紋都是殘缺不全的。

    而網上一些新聞展示的指紋識別破解方法都是通過采用真人手指進行倒膜制作的模具實現的,沒有原指紋主人配合難以實現,想想如果連手指都落在歹人手中,那就已經不是智能鎖安不安全的問題了。

    總括來說,指紋識別本身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而且也為我們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但運用指紋識別的智能鎖,其產品市場龍蛇混雜,不少廠家為了節省成本或是根本不具備相關資質,導致核心的機械鎖部分非常不靠譜,大大降低了智能鎖的安全性。【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你家的智能鎖到底安不安全 主要看這3個要點)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智能鎖到底安不安全 三點詮釋智能真理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