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常程回歸背后隱藏聯想移動困境 喬健,能全身而退嗎?

    【IT時代網編者按】 聯想2005年收購IBM PC業務,從而成為一家真正的全球性企業,算得上是一個成功的經典案例。而聯想收購MOTO這三年多,應該算是一個失敗的經典案例。一會兒收縮、精簡品牌,一會兒又復活品牌,顯然聯想移動的戰略一直沒有想明白。聯想真的應該認真復盤這三年的戰略,或許能夠更清醒地面對自己的未來,也會對整個行業是一個借鑒。

    聯想手機業務,連續折了兩位聯想重臣——劉軍、陳旭東之后,難道又要折掉第三位重臣——喬健?

    一系列信息說明,喬健上任聯想移動一年之后,聯想移動不僅沒有起色,甚至連原點都回不去了。

    空降高管相繼離職


    常程回來了,旁邊的陳旭東已成局外人

    懂懂先從最近大家都關心的常程回歸說起:前神奇工場聯合創始人、ZUK手機CEO常程已經于2017年的12月28日回歸聯想移動中國區。據懂懂了解,常程不是一個人回歸,而是帶著百人左右產品團隊整體回歸。這里面比較微妙的是,常程回歸后負責聯想移動中國的產品,而去年空降聯想移動的姜震此前也是負責聯想移動中國的產品。未來兩個人怎么分工?

    據懂懂得到的消息,常程的回歸,似乎也預示著姜震有可能離職。

    其實對于姜震離職的可能性,在內部已經引起猜測,去年連續空降的幾位高管正在陸續離開。

    此前,12月初,上任不滿十個月的聯想MBG中國業務常務副總裁馬道杰從聯想離職,而原來服務于聯想手機的彭貝力則回歸聯想,擔任聯想手機業務中國業務銷售副總裁。彭貝力于2016年離開聯想去樂視手機,近期又回到聯想,頗有救場的意味。

    其實,外界只關注到馬道杰的離開,并沒有關注到在馬道杰之前虞杲已經離職。

    據懂懂獲悉,虞杲空降后是負責聯想移動中國區的銷售。虞杲此前是中國移動浙江分公司總經理,聯想曾寄望于虞杲能夠打通運營商渠道。但是在虞杲上任數月后,聯想最重要的年度產品——青柚并沒能順利進入中國移動的渠道,這也是虞杲離職的最直接原因。

    在虞杲離職后,負責戰略轉型及業務突破的馬道杰接手了虞杲的工作,負責全國銷售,彼時正是MOTO2018發布前夕。MOTO2018是馬道杰一手打造的產品,對標三星高端的心系天下系列。

    在MOTO2018發布之后,接手全國銷售的馬道杰用了一個月時間去摸底各地市場。但就在馬道杰一個月摸底回來之后就提出了辭職。“這一個月他在下面市場跑,可能是感覺到市場非常不樂觀。”據聯想內部人士告訴懂懂,虞杲的離開并不突然,大家似乎都有預感,但馬道杰的離開卻非常突然,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意外。

    空降聯想移動時,馬道杰是負責戰略轉型及業務突破,“過去十個月,很多戰略和打法,都是按照馬道杰的思路來的,喬健也非常倚重馬道杰。他突然辭職,未來的戰略又看不清了。”

    喬健接手聯想移動業務有一年多時間,她去年最主要干的一件事就是重新搭班子,先后五位高管空降聯想MBG:

    原三星通信研究所、產品研發高管姜震加盟聯想負責聯想MBG中國業務的產品;

    原中國移動浙江分公司總經理虞杲加盟聯想移動負責中國區的渠道銷售管理;

    原中國電信終端公司市場銷售部總經理朱涵加入聯想移動負責戰略運營;

    原中國電信終端總經理馬道杰加盟聯想移動負責戰略轉型及業務突破;

    原戴爾中國市場部總監,摩托羅拉中國品牌營銷負責人陸旻軒加入聯想移動負責品牌營銷和推廣。

    到目前為止不到一年時間,虞杲、馬道杰已經離開,姜震的境況也非常微妙。特別是常程的回歸,在內部人士看來,可能是為姜震離開做準備。

    人事動蕩、戰略搖擺,收購MOTO三年多后依然沒有找到方向

    其實,無論姜震是否離開,在虞杲和馬道杰的先后離開之后,已經等于宣告喬健希望用一支空降部隊重塑聯想移動的計劃夭折。那么,喬健會不會繼劉軍、陳旭東之后,也黯然離開聯想移動業務呢?仍未可知。

    擺在聯想移動業務面前的,還有更多的未知。

    楊元慶曾表示,聯想移動業務未來只保留MOTO一個品牌。在去年的一系列調整之后,砍掉了聯想、ZUK等品牌,但我們發現最近聯想品牌又復活了。


    2017年底,聯想悄然上架了一款千元雙攝全面屏手機——K320t,定價為999元。但1月4日10點搶購拍下立減200元。這款悄然復活的聯想品牌手機在摩托羅拉官網、聯想官網、天貓、京東,以及聯想和中國移動線下實體店同步開售。據聯想內部人士透露,2018年還會有一系列的聯想品牌手機發布。

    一會兒收縮、精簡品牌,一會兒又復活品牌,顯然聯想移動的戰略一直沒有想明白。而隨著最近的一系列人事變動,戰略又進入一個新的迷茫期。

    2015年初完成對MOTO的收購之后,不僅雙方的協同合力沒有產生,反而是雙雙下降。在國內,聯想手機從市場第一下滑到“拿著望遠鏡”也看不到了。而MOTO原本在全球市場影響力還不錯,在一些國家、市場排名也比較靠前。與聯想合并時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三,如今根據最新數據已經下滑到全球第七。

    這種下滑并沒有絲毫停止的跡象。

    先看中國區業務。聯想移動中國業務隨著幾位高管的離開,可以預見2017年的努力幾乎全部白費,喬健上任后的變革一夜回到解放前。常程回歸,可能只是新一輪調整的開始,后面還將會有人事、戰略的一系列變化。

    再看海外業務。MOTO全球的管理層在近三年也是頻繁換人,一些曾經強勢的市場正在被蠶食。兩年前還在印度市場排名第一的MOTO,現在已經被小米、OPPO、vivo擠掉。整個東南亞市場正在爆發,但MOTO和聯想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可以享受紅利。北美市場MOTO尚有不錯的表現,但2018年華為將是北美市場最大的變數,而從產品定位上來看,MOTO最有可能是華為進軍北美最大的“受害者”。

    擺在聯想移動業務面前的,一切都是不確定,而且是一種相對悲觀的不確定。懂懂筆記在2017年2月曾在《太著急!頻繁換帥難解聯想手機之困》一文中認為,聯想對于收購MOTO之后急于看到市場效果,一旦不達預期就換帥,人事變動導致戰略搖擺,結果是三年以來業績在動蕩中快速下滑。


    聯想移動業務未來面臨著什么?現在的結果是否會導致繼劉軍、陳旭東之后,喬健也折戟移動業務?在幾次調整卻越調越差之后,這支團隊的士氣還能重燃嗎?聯想移動在中國的業務已經小到可以忽略不記的情況下,是否會并入聯想中國再由劉軍操盤?聯想企業級和PC兩大業務原本就不高的利潤,還能經得起移動業務這樣虧損多久?

    去年喬健上任后,連續空降五位大將,其實懂懂筆記真心希望看到聯想移動能夠重聚力量,明確戰略,慢慢復蘇。但現在看,這個愿望可能落空了,不禁替聯想移動扼腕。【責任編輯/鄒琳】

    (原標題:聯想移動深陷困境:空降兵連續離職,人事、戰略再次動蕩)

    來源:懂懂筆記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常程回歸背后隱藏聯想移動困境 喬健,能全身而退嗎?
    聯想移動業務死亡倒計時,第四道坎兒怎么就邁不過去了?!
    聯想手機為什么不行了?品牌認知還被停留在技工貿時代;高管傲慢,執行力差
    楊元慶內部講話談移動業務換帥:這次的調整,無關乎責任,而關乎機遇,原來的你們太慢了,在錯失機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