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任正非:我若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去英勇奮斗

    2017年,華為總裁任正非的講話不斷見諸媒體。在一年行將結束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值得重溫的任總的話。


    談經營

    我們目的不是敲詐客戶,而是合理賺取利益,幫助客戶也共同成長。

    不要著急著撐大規模,否則太虛會被風吹走,要用“健康的方式”渡過這場災難。

    我們對市場需求的理解不能片面化,市場需求一定與客戶支付能力相關。

    我們給客戶創造價值,客戶也會給我們相應利潤。

    如果事事要求保證增值,那么只有不做事。

    代表處應該實事求是地增長,即使增長不動,也不要去做爛合同。

    品牌的本質是質量與對客戶的誠信,處處、時時都在建立品牌。

    希望產品線總裁不要再去發布會上“跳舞”,扎扎實實將產品做好,這才是最根本。

    談作戰

    越是高層決策組織,越是要深入基層,了解基層情況才能充分決策。

    人工消耗大的項目,寧可做得少一點,先在一兩個點突破殺開口子,集中力量打殲滅戰,不要鋪開一個很廣泛的戰線。

    我去了歐洲的代表處,都沒有汽車,他們就縮在代表處不出去,怎么能叫作戰部隊?

    我們要改善服務,不會微笑的人,就調個崗位,去做內部文件處理。你對待員工不笑,對待客戶也不笑,給別人的印象是公司不好,誰會去沖鋒?

    談用兵

    我們原來說“少將連長”,為什么一定要“少將”呢?如果能力不足,一放權就會出大問題。

    不要把個人單獨分到某個戰場上,這樣會像格瓦拉一樣只身到森林里去開展革命活動,很快就被整個組織同化了。

    我們要緊緊揪住優秀人物的貢獻,緊緊盯住他的優點,學習他的榜樣。這要成為一種文化,這就是哲學。

    談人才

    人才也要貫徹日落法,飛不動了,可以排到雁行的后面,順風省力一些。領頭雁需要很勇敢。

    若果一個營擁有一個師的作戰能力,那么營長就是師職,少將連長就自然產生了。

    出成績的地方,也要出人才,把經驗傳播出去。

    公司一定要具有人才可替代性,不能產生人才稀缺性,所以我們一直貫徹“多梯隊、多梯次”管理。

    談成功

    讓所有人都走同一條路,只是我們比別人走得好一些,這才是真成功。

    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失敗這個名詞。你只要把失敗的這個路徑告訴我們,把失敗的人給我們,這些失敗的人甚至比成功的人還要寶貴。

    若果要明確一下我們的競爭對手,那就是我們自己的惰怠。

    談錯誤

    錯誤率是業務運行的必然,零差錯是理想,不是現實。我們要敬畏錯誤,發現錯誤時,要及時反思、要努力改進,避免下次犯錯。不能害怕錯誤、回避錯誤、掩蓋錯誤。

    錯誤的過程要在系統中記錄,記錄不是為了懲處,而是為了改進。單筆錯誤,我們要把精力放在改進上,避免再次犯錯。頻繁錯誤,我們要及時調整崗位人員。

    我們的管理不能過于嚴格,否則容易讓人謹小慎微。多干一定會多錯,這是一個基本原理。

    任何一個合同,任何一個交付,一定要復盤。復盤才知道我們這件事哪些做錯了,哪些做對了。

    一有錯就縮回來,這叫機關嗎?為什么不主動沖上去分擔處分呢?這才叫什么英雄好漢。

    真話有利于改進管理,假話只有使管理變得復雜、成本更高。

    談格局

    你們要心胸寬廣,善于接納,不要以為封閉起來做就是王。

    人生充滿了機會,也充滿了風險。但努力者,總能駕馭潮流。

    成為領袖的人,胸懷寬廣,視野遠大,但都是從小事做起的。

    不要總是追求“原創發明”、“自主創新”,不要擔心“工分”被別人分走,關起門來自己干的人,那才是渺小的。

    談熱點

    社會人工智能投資正在泡沫化,這個超熱泡沫化的拋物線見頂下跌時,這就是我們人工智能的戰略機會點。

    無人駕駛我們不可能稱霸世界,稱霸世界一定要掌握數據,我們沒有優勢,我覺得聚焦在車聯網上,可能還可以稱霸。

    我們沒有絕對地排除互聯網思維,也沒有絕對肯定化,而是實用主義心態,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武器”。

    談自己

    多少公司在繁榮鼎盛時期轟然倒下,鮮花的背后可能是墓志銘。別人的教訓,就是我的座右銘。

    我承諾,只要我還飛得動,就會到艱苦地區來看你們,到戰亂、瘟疫……地區來陪你們。我若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去英勇奮斗。

    公司原來投資分散有我的責任,EMT批評我講過話,說只要有更高利潤能養活自己就行。我檢討,過去的事我承擔責任。

    談制度

    越是制度化、流程化,越是需要各執守人的自覺,這就是西方的法治加宗教。

    自律永遠是管理的低成本……我們敢于接受群眾監督,形成他律。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形成的組織氛圍必然是正向、積極的,也提供了流程不完備時的“自愈”機制。

    談變革

    變革是為了實現業務及管理目標的。沒有目標會越改越復雜,變革會成為以自我為中心的完美體系,一個個完美的癌癥,會阻礙業務發展。

    人力資源改革,架構設計就要有哲學,并且需要員工理解。哲學是為改革鋪墊,人力資源要改革什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思想認識,我們把痛苦的部分先拿來辯論、震蕩,就減少改革時的障礙。

    光是靠講話和流程大家看不懂,一定要靠故事。圣經為什么那么普及,就是靠故事,圣經全是小故事,小孩、老人都看得懂,每個人不同感受,所以能夠傳播開。佛教為什么推廣不開,只有方丈搞得懂經文。

    業務與變革相互的關系就像“野戰軍”和“地方軍”,野戰軍打到哪個地方,就把地方部隊卷進來,重新整編,形成統一的力量。打完勝利后留下一些人當“縣長”,文明就傳遍了四方。

    談效率

    現在開會常把確定性的事情和不確定性的事情攪在一起,會又長,又議而不決。開會呢,一大堆跟這個事情不相關的人也來參加,聽了半天覺得無聊,反而耽誤了他產糧食。如果某權威發了兩句言呢,本來確定的事情就又變得不確定性了,運作更慢。

    我們應推動減少10%的會議,減少10%的開會人員。

    能產糧食、直接做事的組織是作戰組織,不能直接產糧食、發文要求別人做事的就是職能組織。誰說自己不是職能組織,那就不允許你發號施令。你不發號施令,別人也能夠產糧食,你就是多余組織。

    如果流程過于復雜,沉重的內部體系運轉不動,其實是管理高成本,客戶不可能為我們自己的高成本買單,那么可能只會以失敗告終。

    作業效率的提升,不能無限提升和盲目改進,過度也許引起工作人員的緊張,反會差錯。改進要適可而止、合理要求,合理的資源配置是工作質量的基本保障。

    談激勵

    只有精神文明,才能促進人們的使命感、責任感、奉獻精神,才能建立一支鐵的隊伍。

    在前進的過程中要多鼓勵、少批評,可表揚可不表揚的要表揚。上戰場槍聲一響,誰是英雄,誰不是英雄?你說他不是英雄,在山腳你一拍他肩膀,他扛著兩個炸藥包,沖上了上甘嶺,可能就真成了英雄。

    宣傳自己的貢獻和成績,是一種自信,也是一種自豪,更是一種無形的鞭策!

    談考核

    一定要合理成長,不要背上利潤目標后層層去壓,有壓力就會有瞞產、有假話,要不就會拿繩子勒著客戶脖子要錢。我們應實事求是,做不出那么多利潤來就減人,把成本降下來。

    干部、專家要考核與客戶交流的數量與質量。考核是全流程,從機會、獲得、交付、服務……缺失這個熱情的要改正,以后的考核要量化、要公開。

    無人區、不可替代,都不能成為目標去追求,而是我們正確選擇業務戰略,并通過努力奮斗達到的一個自然結果,

    更不能KPI化,否則容易導致業務不斷走向自我封閉。

    業務有難度,可以對考核進行調整,不要把業務逼上梁山。不能做的事情,和業務達成決議,就堅決不碰。

    人力資源團隊也需要知道“螺絲釘怎么擰”,貼近我們的業務層考核,才能給每個人做出科學合理的鑒定。

    我多年來其實不是都贊成KPI的。KPI是用于大兵團作戰的流程化管理,但過于僵化,反而是不好的。我曾講過,我們的組織與流程,應像眼鏡蛇一樣,蛇頭不斷地追隨目標擺動,拖動整個蛇身隨之而動,相互的關節并不因擺動而不協調,這就是科學的KPI。

    談分配

    增強及時性,獎金分配才會更準確。如果拖延發放,期間員工犯點錯誤,可能就會被功過相抵了。

    不要怕出錯,別人說華為是落后的,因為我們只給成功的人發獎,從來不給失敗的人發獎。今天比昨天好就要發獎,喜馬拉雅爬一半也是成功,因為我們過去連山腳都沒去過。

    人人都想做黃繼光、人人想立功受獎,這才是我們的優勢啊,人人都不講貢獻,那還有啥優勢呢?人人都只守規矩,那我們不如去辦幼兒園,幼兒園孩子是最守規矩的,但什么都不懂就沒有貢獻,我們是以貢獻為中心來樹立榜樣的。

    談干部

    多產糧食就是英雄好漢,任命干部不能總講資歷。

    主官一定要有戰略的洞察能力、決斷能力,一定要有堅強的意志和自我犧牲精神。

    主官就是要一心一意打仗。鋤頭掃把都管,叫做主管。

    如何貼近現實去作戰,這是主官要承擔的責任,當官才知責任大。

    戰略預備隊培養的是將軍,善于總結、學會管理,才能做將軍。如果他不想做將軍,不要勉強,認真干活,當勞動模范也很光榮。

    高、中級干部,在工作分配時,討價還價,甚至拒絕上崗是合理的,我們應該尊重個人的選擇。但,一旦上崗就必須忠實履行職責,任何惰崗、逃崗都不適合再做一個管理者。

    不要將副職崗位用來鍛煉繼任人選。繼任梯隊干部更多是在這個部門/業務蹲著“啃”一個個難點,通過啃難點,熟悉要擔負的責任和工作,上任后才能指揮方向。

    我們各級干部對人要多鼓勵,不要指責過多,當大多數人沉默的時候,就麻煩了。

    現在開會之所以議而不決,是因為主官心中沒數。流程不斷優化,再優化,是昏官的代名詞。

    一線主官要給后任創造土壤,挖坑的代表要返回來解決問題。

    基層主官缺少對客戶真正有價值需求的洞察能力,不深入地熟悉合同場景,對解決方案的理解又不透徹,又缺少決斷能力……對內部組織人員的使用又不盡合理,這才是我們這一系列錯誤的原因。

    給青年人的話

    現代青年人都要更加努力去適應社會,不要怨聲載道,不要認為天上能掉下一個“林妹妹”,“七仙女下凡”是故事。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要進步,時代不會保護任何人。

    夢想不像土豆,種下去一定會有收獲,但不播種、不努力一定不會有收獲。

    我們是理工科出身,不懂政治,不要從互聯網聽來一星半點內容,一知半解就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可能會誤導社會。

    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斗就垮了,不可能為不奮斗者支付什么。30多歲年青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年青人讀互聯網容易越讀越差,為什么老員工會越讀越好?因為互聯網上的內容70-80%是碎片化的,老員工有很多經驗和消化能力,把這些碎片化信息粘成了一個戰略洞察面。年青人看著碎片化信息,聯系不起來。

    如果世界不改變,我們沿著“火車道”往前跑就行,不需要看方向,但如果駕駛“汽車”不看方向,就會翻車。

    每個人一定要學會五分鐘講清你的問題,炮彈都飛過來,等不得你啰啰嗦嗦。深思熟慮,就能一句話抓住要點。

    如果說資歷是一個包袱,那是因為你躺在經驗主義上才是包袱,不躺在經驗主義上就是資本。

    如果30多歲的年青人當“上將”,能為國立多少功呀!

    年輕人掙了錢要投入,投入不是買房,首先是要學習充電。從我們走過的這個道路來說,首先舍得花錢,才會掙錢。年青人首先不要存錢,要存本事不存錢,存人脈不存錢,沒有人脈能做成啥呢?但,你沒有本事,有人脈也白搭。【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任正非:我若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去英勇奮斗)

    來源:鳳凰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周一早報】高端手機市場,華為份額超過蘋果!
    排除華為再無隱患?日本暫不參與美國“干凈網絡”倡議
    華為余承東:史上最強大的華為Mate 首發5nm麒麟芯片
    華為斷供一個月,經銷商無奈“反叛”,他們不賣華為了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