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編者按】也許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牢獄之災只是天才與世俗的又一重磨合。在獄中,一直沖撞的他終于被迫停下腳步,與自我相處,對過往深深地回望與反思。不知數月后重回大眾視野中的,又將是一個什么樣的李一男。
最近,李一男要出來了,媒體圈、商業圈又引發了一波騷動。
李一男何許人也?
他曾是15歲考上大學天才少年,也是27歲做副總裁的華為神話,與任正非情同父子,是內定的“接班人”卻毅然決裂,受百度李彥宏深情挽留,用300萬賺回10億,最終卻因700萬內幕交易鋃鐺入獄。
15歲上大學,27成華為副總裁
李一男,1970年出生,湖南人,15歲考入華中理工大學少年班,同學皆是被稱為“神童”的天才少年,同屆的有獲得美國總統獎的蔡薇。
“我讀大學時學的是物理,1998年代表學校去參加最后一屆CUSPEA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試,當時我信心滿滿,結果連最低錄取分數線都差了好幾十分,讓我自信心特受打擊。”
李一男轉讀了工科研究生。
1993年李一男正式加入了華為,兩天升華為工程師、半個月升主任工程師、半年升副總經理、兩年提拔華為總工程師、27歲坐上了華為副總裁寶座,火箭般的速度成為一段無法復制的傳奇。
技術天才,社交白癡,被任正非叫“干兒子”
“內心堅定,外表靦腆,常常咧嘴傻笑的不安分天才”這是朋友對李一男的評價。
李順利進入華為,一年后帶領20多人的團隊,主導了國內首個數字程控交換機的開發。
“李一男做出的放棄CDMA,聚焦GSM的戰略對華為后來有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一度讓任正非先生痛感要破產,但是最終卻讓華為遠遠超過了中興。”華為前員工。
同事曾舉事例:在一次匯報中,李一男需要介紹一項全新的技術,在通往會議室的樓梯上,從一樓到二樓,李一男僅聽了簡單介紹,就在會議上將新技術做了完整清晰的闡釋。
他的技術天才很快顯現:他對技術發展趨勢、對產品走向具有驚人的敏感度和準確的把握能力,為華為打開市場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深得總裁任正非的賞識。
年僅30歲就協助把華為帶過200億大關。
但是在為人處世方面,李一男評價很低,“一個集科學天才和處世弱智于一體的大男孩形象:不愛講話,穿襯衣常常系錯紐扣位置,性格叛逆、直接,不會為人處世。”
同事曾爆料:
某次去山東答標,客戶問:你們華為的基站,在我們山東的冬天能不能用啊?
華為一個技術人員答:可以啊,我們在內蒙的實驗局,冬天大雪紛飛,也用得好好的!
李一男非常生氣,直接在會上指責:哪有你這樣回答問題的?你馬上給我從華為離職!
李一男的意思是要科學地回答能到零下幾十度,但那個時候,這些數據未必有,即使有,也未必正確。
“當時在華為明顯的氣氛是,爭論強烈但沒有復雜的辦公室政治,而且當年的華為確實在任正非的領導下唯才是用,這正是吸引李一男留在華為并能被委以重任的原因。”華為的前人力資源部專員曾如此評價。
李一男不受同事歡迎的行事方式“大受任正非喜愛”,深受任正非信任,但如果李一男做得不好,爆脾氣的任正非也會說罵就罵,說踹就踹,不留情面,真如一對父子。
李一男執念北上,任正非忍痛歡送
2000年,華為開始內部創業,員工可以用手中股權兌換相應價值的產品,但需與華為簽訂君子協議:只能作為華為產品代理商,不能涉及產品研發。
李一男遞交了辭呈,所有高管都出席了在五洲賓館舉辦的歡送宴,李一男帶著華為的1000萬元分紅和設備前往北京,任正非痛心不已。
關于李一男離開華為的原因,另有一說是在華為主攻3G技術時,李認為寬帶IP才是未來通信技術的主流。“我們相信寬帶網絡是整個電信業的發展和未來,這個未來是實實在在的、可以盈利的未來。”2002年的李一男說道。2005年,華為也將發展的戰略重點從3G轉向IP。
爆炸式成長的港灣,觸及任正非紅線
李一男新創的港灣公司獲得了爆炸式成長,剛開始時港灣公司只銷售華為設備和自己的產品,成績相當不錯,2001年5月,港灣推出第一款自有品牌產品,同時放棄當時唯一的利潤來源,不再代理華為的產品,正式與華為決裂。
極具市場慧眼的李一男選擇了DSLAM作為港灣的突破產品,而當時的華為還沒有推出相應的產品。一時間,港灣的產品紅遍大江南北。
2002年其營業收入還只有2.21億元,2003年就增長到了6.78億元,增長率超過200%。
2004年之前,在數據通信這個細分領域,港灣比華為的產品至少要領先半年。
2003年底,港灣開始籌劃去納斯達克上市,此時港灣高層都持有大量公司股票,很多員工也都有數以萬計的公司期權,如果能夠上市成功的話,將會出現一大批千萬甚至億萬富翁。
也正是在此時,李一男犯了個大錯誤——也許是為了盡快做大規模,港灣在2003年12月收購了另一位“老華為人”黃耀旭創辦的、專供光傳輸設備的鈞天科技。
這可真是捅了馬蜂窩。當時,在寬帶IP產品領域,港灣網絡市場占有率在7%-8%,而華為也不過10%-15%。二者已形成全面競爭。
成立打港辦,任正非“慘敗如勝”
“干兒子”內部創業如今成為了正面對手,這是任正非不能容忍的,2004年,華為專門成立了“打港辦”,專門針對港灣實施一系列“屠殺”政策。低報價阻攔港灣競標,高薪挖走港灣研發人員,甚至免費接下港灣已拿下的訂單。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任正非事后總結為“慘敗如勝”。
談起當年的經歷,一位前港灣員工仍然心有余悸。當時他負責開拓山東市場,遇到鐵通的單子:開始他們報價60萬元;結果友商聽到消息之后一下子殺了進來,報出了20萬元的超低價;他們無奈之下只有降到40萬元,由于和鐵通的關系很好,這個單子鐵通仍然決定采購他們的設備。
這個時候友商的銷售人員急了,直接跑到當地鐵通老總的辦公室里哭訴,“如果我連白送都送不出去,回去之后就連辦事處主任都要被撤職!”此后直到離開港灣,他們在當地再也沒有拿到哪怕一個訂單。
困境中的李一男曾給任正非寫信,希望緩和關系,未得到回應。
2004年,港灣謀求上市時多次接到數據造假的匿名舉報,僅一步之遙,李一男的上市夢破碎。
無奈回歸華為,放玻璃屋供觀賞
2006年,華為用17億元人民幣將窮途末路的港灣網絡收入囊中,而收購的前提條件就是“招安”李一男。
在一次采訪中,李一男曾經表示:
“一流的人生,就是看著別人犯錯誤,自己不犯錯誤,吸取經驗教訓;二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錯誤,自己吸取教訓;三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錯誤,自己還不吸取教訓。我學習還不夠及時,目前還只是二流的人生。”
沒想到一語成讖。重新回到華為的李一男只是虛職,據說,任正非給了李一男一間透明玻璃的辦公室以供人圍觀,回到華為上班的第一天,他的辦公室外就聚集了一波波來參觀的華為員工,許多年后,李一男重新創業時說“真疼啊”。
離開華為,百度、移動、金沙江創投,李一男一路漂流
李一男離開華為是必然的,兩年后李一男加盟百度,當時李彥宏十分賞識他,“全世界能做百度CTO的人不超過三人,李一男就是其中一位”,但李一男并沒有做出超越華為時期的成就,大公司的空降司令左右受制。
李一男于2010年辭職百度,去往中國移動。李彥宏曾挽留:你真的想好了嗎?有特殊背景的大公司很難有大成就啊。
在中國移動旗下的12580運營公司無限訊奇的CEO,李一男把12580的使用量增加了1倍,但終究還是沒法在關系復雜的運營體系中立足,一年半后就黯然離職。
2011年,李一男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到金沙江創投。從管理者到投資人,李一男做得不可謂不出色,2013年8月,他參股的一家公司上市,他手里的股票價值9.6億,而當初他買進了這些股票,只花了區區300萬元。
45歲再出發,卻身陷囹圄
2015年4月7日,李一男在微博上正式宣布再次創業,創辦北京牛電科技有限公司并擔任CEO,要用最好的材料與最尖端的技術去打造一款中國最牛的電動車。李一男說這是他最后一次創業。
在小牛電動發布之前,他便拿到了5000萬美元的融資。2015年6月,牛電科技推出的第一代產品小牛N1 登陸京東眾籌,5分鐘籌資額破500萬元,13分鐘破千萬,最后創造了7200萬元的神話。
然而讓人惋惜的是,在小牛電動車發布兩天后,李一男被抓,罪名是利用內部消息炒股,與家人獲利共計700萬元,而十余年前他創辦的港灣網絡銷售額曾達10億。檢方指控稱,李一男之所以選股精準,是因為在華中數控并購重組的內幕信息敏感期內,與華中數控總裁李曉濤多次聯絡接觸。
李一男曾上訴,極力表明自己并非內部交易,卻最終獲刑兩年零六個月。李一男有沒有內部交易只有他自己清楚,有人曾說李一男不了解證券交易的相關法律,是悲劇的根源。
現在,兩年過去了,李一男就要出來了。不管他是天才狂人,還是“唯利是圖”,都讓人充滿唏噓和期待。生存在社會中,一個人再牛也無法成事兒,一個好漢三個幫,孤木難成林。
李一男曾說:“不管對多少事情失望,都沒有理由對最好的時代失望。我愿將一切過往歸零,創業路上再次出發!”
李一男今年47歲,任正非創業時43歲,褚時健74歲時再次出發,期待李一男,歸來亦少年。
有一種鳥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6個月之后,李一男將刑滿釋放,當他歸來,小牛早已不是他所創辦的那個小牛。
也許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牢獄之災只是天才與世俗的又一重磨合。在獄中,一直沖撞的他終于被迫停下腳步,與自我相處,對過往深深地回望與反思。不知數月后重回大眾視野中的,又將是一個什么樣的李一男。【責任編輯/鄒琳】
(原標題:李一男回來了:我愿將一切過往歸零創業路上再出發)
來源:金融界理財頻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