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沉悶的投行,荒唐的投資

    1

    秦王嬴政最近一直睡眠不好,統一天下的大業讓他焦慮。這位君王幼年被送往趙國當人質,歷盡坎坷。少年被呂不韋搶回秦國立為太子,繼承王位后又讓呂不韋攝政九年。成年好不容易親政之后,卻日日瑣事纏身,長達五年的時間里,秦國遲遲不能出征六國,統一天下。這種碌碌無為,哪能配得上嬴政的雄心大略?!

    然而丞相李斯卻送給嬴政四個字——“積微速成”。要成大事,卻要先做小事,這是什么道理?

    李斯卻說,要成就千秋功業,平常人都以為需要靠辦成幾件大事,但千秋功業的根基,恰恰要靠辦好每一件小事,如果沒有應對瑣碎的耐心,恐怕根基不牢。欲王天下,積微速成。不善小政而專欲大政者,至多成就小霸之業,不能一天下也!

    嬴政心頭的盲點豁然明朗,就連焦慮的心也安逸了——這日復一日的瑣細政務,實際是一步步攀上大業峰巔的階梯!

    2

    我的同事最近去考察一家準備申報上市的企業,回來說大開眼界。一家普通的企業,卻去了30幾家投資機構,如過江之鯽,難怪企業把估值一次次地提高。現在的企業家也大部分懂點資本了,都是在企業行業幾乎頂峰的時候來融資,估值也都不低,想撿漏幾乎沒可能,撿雷的概率倒是在增加。沒有行業認知和產業規律推演能力,大概率就是拼運氣了。

    2015年,股市沒法玩了。2016年,有人告訴我他為什么不做VC了,VC也沒法玩了。到了2017年,又有人說Pre-IPO是一個巨大的陷阱,連PE也沒法玩了。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聲音中,仍然不乏共享單車的“資本局中局”,一年之內,摩拜單車與ofo兩家公司被十幾家頂級投資機構推上了融資的頂峰。

    與此遙相呼應的,是共享充電寶成了又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

    而與此鮮明對比的,則是滴滴風光不再、美團令人費解,樂視負面纏身,連百度都已核彈無聲。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聲音中,仍然不乏30多家投資機構,搶奪一個Pre-IPO公司。

    看起來很好的企業,早就搶破頭;不好也不壞的企業,卻又不敢投;看不上的企業,偏偏漲上天。

    看不懂,真是看不懂。難怪有人說,中國PE之怪狀——

    GP排名基本靠買榜,

    基金募集基本靠PR,

    判斷風口基本靠媒體,

    項目獲取基本靠抬價,

    盡職調查基本靠審計,

    判斷標準基本照發審

    ……

    中國的投資行業,到底要向何處去?

    3

    潤之同志最近一直睡眠不好,紅軍的前途讓他焦慮,有的同志對紅軍的前途動搖了,隊伍不好帶啊。廣州起義失敗了,南昌起義失敗了,最后連秋收起義也失敗了。好不容易把城市奪下來,卻又被敵人奪回去。紅軍不去打軍閥,卻轉移進了山里打游擊,甚至還要搞根據地、紅色政權。難道待在山溝里也能鬧革命?

    潤之卻說,要奪取全國革命的勝利,很多人一定以為要攻打大城市,但是城市的敵人太強大,城市的資產階級不堅定,所以紅軍要在農村建立根據地。紅色政權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這里有最廣大的人民,受著最嚴酷的壓迫。有了根據地,紅軍的經濟就有了保障,革命的勝利也必有希望。現在中國革命的主觀力量雖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國落后的脆弱的社會經濟組織之上的反動統治階級的一切組織(政權、武裝、黨派等)也是弱的。

    只要搞好根據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

    我的一位券商投行的朋友找我聊天,透露出對券商投行未來的擔憂。他覺得投行的工作越來越偏重于合規、越來越成為通道。IPO需要拼資源、拼關系,并購項目交易雙方早就談好了,券商主要是走個程序,所以最后只好打價格戰。這樣的投行哪有創造價值?

    當然,這樣的投行日子曾經也很舒服,但在金融改革的大勢之下,在金融反腐的高壓之下,舒服的日子,還能有多久?

    中國的投行,到底要向何處去?

    當十幾家券商爭奪一個項目的時候,那感覺,就像30多個投資機構去爭搶一個Pre-IPO,就像幾十家VC在爭搶一個小黃車,就像成千上萬的股民爭搶樂視。

    搶不到,焦慮,怕失去了賺大錢的機會。搶到了,也焦慮,怕落入了別人的陷阱。VC在焦慮,PE也在焦慮,投行在焦慮,投資也在焦慮。

    焦慮的根源,是看著行業創新日新月異,自己卻沒有判斷價值的標準;是看著產業變革風起云涌,自己卻沒有把握趨勢的認知。焦慮的根源,是在資本大佬縱橫捭闔、翻云覆雨面前,普通機構、普通從業者的卑微;是在一個變革的大時代面前,自己只能作局外人的恐懼。

    5

    投行與投資的從業者們,要消除焦慮,必須回歸產業。大佬風吹豬,我只研究產業。大佬局中局,我只服務產業。

    這樣很慢,卻是成功的唯一途徑,因為敵人很強大。這樣很慢,卻一定可以成功,因為“欲王天下,積微速成”,因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因為產業里,還有大批實干家,在苦心研發、專心生產、用心服務。

    因為投資和投行里,還有很多年輕人,他們被稱作投行民工,但他們期待用智慧和勤奮創造美好的生活。

    中國經濟面臨一場突破,中國資本市場需要一次蛻變。而這些,就始于新一代的投資與投行從業者們,回歸“產業為本”。【責任編輯/李若純】

    注:文章轉載自產業為本,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來源:產業為本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沉悶的投行,荒唐的投資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