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雖然外界普遍看好阿里在影視業的投資以及電影愛好者們的大數據價值,但影視業五個門檻,阿里能否能邁過?

    【IT時代周刊編者按】中國的娛樂業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僅次于美國。中國的電影票房在2012年增長了36%,至36億美金。雖然外界普遍看好阿里在影視業的投資以及電影愛好者們的大數據價值,但是老鐵指出了影視業普遍存在的五個門檻,1.劇本門檻;2.資金問題;3.專業團隊;4.發行渠道;5.影視衍生品。阿里能否能邁過?

    馬拉松了三個月的阿里巴巴認購文化中國傳媒一事終于落下帷幕了:文化中國傳媒發布公告,確認阿里巴巴對公司新股認購事項已于2014年6月24日完成,這也標志著阿里巴巴集團對文化中國股份的認購正式完成,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持有該公司股份近60%。繼而,文化中國傳媒將更名為“阿里巴巴影業”。

    大數據降低影視投資風險

    雖然當今影視行業大熱,電影票房不斷記錄,中國也成為美國之外最大票房保障。但即使這樣,影視投資依然還是項高風險行為,2013年盈利中國電影只占總數的8.16%,還是很觸目驚心的。周日與愛夢娛樂的雷鳴兄討論,了解到當今影視投資失敗的很重要原因是主觀意識過重。過去媒體報道某投資人眼光高明,總會冠以“某總一看劇本便知能不能大賣,當即拍板拍攝”。

    這其實就是主觀意識操作行為的具體表現。一個人或許可以憑借經驗或許可以獲得幾次慧眼識英才的成功,但不可能永遠把脈市場走向,了解新興消費人群的喜好。

    阿里投資影視有大數據的天然優勢,阿里有全球最大的電商數據,可通過商品數據積累分析得出當下的流行趨勢、主流觀影人群的喜愛偏好、不同地域種族對某明星的看法……除此,阿里還有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的數據,社交數據與電商數據打通可獲得更加精準的數據支持。而有了數據支持,在整個劇本立項、演員選擇、后期營銷以及發行等方面都提供了策略支持。

    也因此,阿里投資商業電影成功率會提高不少,馬云如果有文藝片情節拿錢出去玩玩另當別論。

    阿里如何面對影視制作五個邁不過去的坎

    1.劇本坎

    劇本乃一劇之本,劇本好壞直接關系影視最終的口碑與票房。雖然有大大數據支持,但具體執行對于在影視方面缺乏實操經驗的阿里依然挑戰不小。

    1)阿里可以采取現有淘寶的拍賣制度,為編劇們提供劇本拍賣與出售平臺,好劇本直接掛網銷售,影視公司競價拍賣。有現有支付體系以及人氣支持,淘寶做此水到渠成,阿里自然也可先下手為強拿到好劇本。劇本拍賣還可以使年輕編劇得到展現空間,避免過去由于信息不對稱老編劇養年輕人做槍手編劇卻不給于署名權的問題。

    2)阿里財大氣粗,可以重點簽約知名編劇如鄭曉龍、六六、孔二狗、寧財神等。通過名編劇提高影視知名度帶動最終收益。錢對阿里不是問題,但此舉最大挑戰是文化人最看重的除了錢之外還有專業,阿里能否有專業團隊與名編劇溝通協調是關鍵所在。

    2.投資坎

    如鐵哥前文所說,錢對于目前的阿里都不是太大問題。且不論馬云所在的史玉柱李連杰等的文化影視大佬圈子的資金支持,只是娛樂寶就可以解決影視一大部分資金問題。除此阿里有800萬商家,如果將商品信息與影視作品能夠完美有效結合(廣告植入等形式),又可解決一大部分資金問題。

    3.班子坎

    正如鐵哥剛才所說,專業性的團隊對于目前的阿里是短板,如何能迅速拉起一支能拍攝能發行能營銷的隊伍是最為關鍵的。如何能打造一支阿里系的名導演名演員是整個班子的重頭,可以預見近期影視界的挖角風暴又要開始了。

    4.發行坎

    發行是一部電影能否真正盈利的最關鍵部分,阿里影視初出茅廬能否賺錢全靠發行了。鐵哥認為,線下部分自然不用擔心,對于阿里巴巴,傳統線下影院發行已不是重點。線上才是,有客廳的華數牌照、天貓盒子,有阿里互聯網電視,pc以及移動端有優土。整合好以上資源基本問題不大。

    5.影視衍生品坎

    影視衍生品一直是中國電影最大短板,鐵哥印象中衍生品做的最好的就是喜洋洋了,而電影院櫥窗內國外大片衍生品琳卻瑯滿目。之前做不好是因為影視公司以電影院線下映為工作終結點,最多延伸到賣視頻網站,自身也無衍生品相關生產設計資源。諸如此類原因,阿里影視應該是與商家走的最近的影視公司,生產企業可以從劇本立項開始參與衍生品的設計與銷售,成為中國影視新的利潤增長點。

    鐵哥以上文字僅僅個人覺得阿里進軍影視的機遇和挑戰,但核心還是人,概念雖好無專業人士操作駕馭也僅僅是概念好了。但愿阿里能給中國影視界帶來的新的機會。

    【IT時代周刊編后】有意思的是,迄今為止,阿里巴巴并沒有自行進行電影制作,而是將精力更多的放在了與其他影視項目合作方面。這其中蘊含的深意是,通過向上打通內容環節,以尋求商業模式拓展,也是另一個潛在的商業原因。通過深度綁定內容,互聯網企業可以拓展包括貼片廣告、植入廣告、版權二次銷售、衍生品開發和藝人經紀等多種商業模式。這可能才是阿里所看重的。【責任編輯/王璟】

    老鐵,互聯網專欄作者,微信公眾帳號:kejishuo。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雖然外界普遍看好阿里在影視業的投資以及電影愛好者們的大數據價值,但影視業五個門檻,阿里能否能邁過?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