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我們來給大家說上幾段科技圈“紅色娘子軍”的故事

    【IT時代網銳評】今天是三八婦女節,IT時代網、創客100祝廣大女同胞們節日快樂!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的力量已經越來越不容忽視,她們在社會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彌漫著雄性色彩的科技圈,也不乏女性領袖的身影。她們的人生經歷各不相同,所處的行業也各異,但是在職場上大膽、拼命的風格卻如出一轍,她們能力卓越智商超群,又變態般地勤奮,每個人都掌管著數千數萬人的公司,在商場中縱橫捭闔,堪稱科技圈中的紅色娘子軍!

    孫亞芳:華為的“國務卿”

    孫亞芳是財富、福布斯等評選的“商界女性”榜單上的常客。在華為,孫亞芳可謂一言九鼎、雷厲風行。

    孫亞芳并非華為創始人,卻被圈內人士賦予“至尊紅顏”、“華為的‘國務卿’”、“華為女皇”等稱謂,崇高地位由此可見一斑。歷經20年的歷練,孫亞芳一步步成長為集團的“二把手”,

    作為副手,孫亞芳與華為總裁任正非默契十足,最終形成了華為“左非右芳”的管理格局。

    進華為之前,孫亞芳在政府部門長期從事通信工作。1992年進入華為,先后擔任培訓部經理和長沙辦事處主任、常務副總裁等職務。6年過后,1998年孫亞芳任華為公司董事長兼常務副總裁至今。孫亞芳在華為的24年中,最廣為人知的成就是打造了華為的市場營銷體系和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為華為的國際化鋪平了道路。

    在華為的所有部門中,市場、研發和人力資源三個部門對華為貢獻最大,而孫亞芳執掌了其中的兩個部門,其人力資源體系的建立為華為國際化打下基礎,而市場部門更是以令競爭對手膽寒的“狼”性,為華為高速增長立下汗馬功勞。作為中國IT界的標桿企業,孫亞芳領導的華為技術公司目前在全球建立了100多個分支機構,營銷及服務網絡遍及全球。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45個全球前50強的運營商及全球1/3的人口。

    點評:孫亞芳的聰慧、干練及對任正非脾性、思想的領悟是任何人都不能企及的。相比任正非的暴躁、剛烈,孫亞芳和風細雨似的風格在面對許多場合時更有優勢。華為正在成長為一個國際化的公司,而孫亞芳也依然是中國通信業最引人注目的女性。

    董明珠:鐵娘子是這樣煉成的

    她,是現任格力集團董事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

    她,說話簡單直接,一張嘴就是新聞標題,自帶強大邏輯。

    提起董明珠,競爭對手們是這樣形容她的:“董姐走過的路,都長不出草來”,關于董明珠種種“鐵腕”、“霸道”、“強勢”、“執拗”的故事,已經在中國家電江湖中經久流傳,那么這位雷厲風行的鐵娘子究竟是怎樣煉成的呢?

    董明珠出身平平,1975年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后來丈夫因病去世,董明珠毅然辭去工作,南下打工。當時已經36歲的她,到了格力公司,從一名基層業務員做起。不知營銷為何物的董明珠憑借堅毅和死纏爛打,40天追討回前任留下的42萬元債款,這位商界女強人的開掛之路就是從這里開始。

    1993年,董明珠在格力銷售額達到5000萬,占到格力總銷售額的六分之一,成為格力當之無愧的“銷售女皇”;1995年,董明珠成為格力的銷售經理;2012年,董明珠獨立執掌格力,當年格力電器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成為繼海爾、美的之后第三家營收過千億的中國家電企業。以空調一個品類做到千億元規模,格力是唯一的一個。一路走來,董明珠似乎一直在挑戰各種既成規則:行業中的陋習、家電渠道商的強權、政府采購的潛規則......在董明珠看來,“越是單純的東西,越是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去捍衛它。把一種單純的信念貫穿于生活之中,往往需要付出并不簡單的代價。”在互聯網愈演愈烈的情況下,董明珠帶領下的格力也在積極進行轉型,無論是布局智能家居還是電商渠道,甚至是去做手機,董明珠也在隨著時代妥協和進步。

    點評:36歲以前,她的生活平淡無奇,36歲以后,她創造了讓人無不佩服的職場傳奇。董明珠和格力是時代的產物,她的輝煌與爭議都是時代的注腳。時代不可復制,董明珠也不會再有第二個。如果沒有董小姐,這個商業世界該多么枯燥。

    王雪紅:無線通訊領域最有權勢的女性

    王雪紅,臺塑集團創辦人、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之女,HTC女掌門。

    王雪紅造就了兩個知名企業:一個是與英特爾、AMD鼎足而立的威盛;一個是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成為產業標桿的HTC。

    15 歲王雪紅赴美留學,23歲從加州柏克利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后,進入姐姐王雪齡的大眾電腦公司負責銷售。因為輕信和缺乏經驗,公司遭遇了一個西班牙人訂貨之后沒有付款的商業套騙。王雪紅不依不撓,帶著保鏢在巴塞羅那住過半年,為的是追回被所騙的70萬美元貨款。

    1988年9月,王雪紅用500萬新臺幣買下了當時在國際芯片產業中,幾乎瀕臨倒閉的威盛公司。1997年,威盛電子在IC設計領域進入到世界一流水平行列,成為了全球僅次于英特爾的第二大芯片公司。也是在1997年,王雪紅與卓火土、周永明創立了宏達國際電子公司,推出HTC品牌。在全球知名通訊大廠背后,HTC默默將過去不存在的智能型手機產品,努力推向市場。緊跟Android,最終使HTC成為智能手機時代的贏家。2011年,全球手機市場經歷了一輪大洗牌:愛立信中止與索尼合作,退出手機市場;歐洲老牌諾基亞盡顯頹勢,難以為繼。HTC手機卻異軍突起,在全球手機市場份額達到15%,排名世界第四,在Android陣營手機廠商中排名第一,一舉登上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制高點。但與蘋果的訴訟案,卻令HTC錯過擴大份額的最好時機。這也被王雪紅視作HTC走向沒落的標志性節點。

    點評:王雪紅曾說:“要成功,就要做最困難的事。”這句話似乎是她職業生涯的真實寫照。如今HTC陷入低谷,王雪紅能否力挽狂瀾,沒人知道,就像沒人知道王雪紅所堅持的,是否走在正確的路上一樣。

    瑪麗莎?梅耶爾:從“谷歌甜姐”到“雅虎美女CEO”

    37歲的瑪麗莎?梅耶爾曾是Google公司最有權勢的女人,也被公認為硅谷第一美女。

    她的身上集結著太多自相矛盾的東西:她長著一副俏麗迷人的面孔,頭腦卻比男人更為冷靜,行事也比男人更加硬朗,甚至冷酷,叫她 “梅超風” 一點也不過分。她自認是奇客,卻截然不同于那些埋頭編程的傳統奇客——她時尚而高調,成為IT業最受關注的公眾人物之一。她熱愛生活,但卻是個典型的工作狂,被媒體稱作“機器人”。

    瑪麗莎畢業于斯坦福大學,1999年加入谷歌,是谷歌的第一位產品經理和首位女工程師,也是《商業周刊》“創新產業25位領軍人物”之一。她既是谷歌傳統經典首頁的守護神,同時也是韓國等亞洲國家地區首頁變臉的導演者和大力支持者,她負責領導谷歌搜索產品的管理工作,這些搜索產品包括網絡搜索、圖片、論壇、新聞、Froogle、谷歌工具欄、谷歌桌面、谷歌實驗室及眾多其他產品。

    2012年7月17日,瑪麗莎帶著7個月身孕上任雅虎CEO,生完孩子11天后就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執政雅虎期間,她對雅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將雅虎旗下業務從70多個精簡到了10個左右,同時升級了雅虎主業、雅虎郵箱和雅虎新聞等拳頭產品的基礎上,梅耶爾提出了以技術為主導的復興計劃,目標是將雅虎打造成一個移動為先的科技服務公司,她還負責完成了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并購案,這些都給雅虎帶來了新風。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她還是沒能扭轉雅虎江河日下的業績。

    點評:在一個幾乎完全由男性主宰的IT王國,瑪麗莎?梅耶爾長袖善舞,卓爾超群;在精英云集的硅谷地帶,瑪麗莎?梅耶爾剛柔相濟,技壓群芳。事實證明,童話和公主并不僅存在于時尚界,也存在于被認為是男性統治的科技行業。盡管梅耶爾未能拯救雅虎,但她為了挽救這家沒落的巨頭做出了所有的努力。

    雪莉?桑德伯格:Facebook的“家長”和“保姆”

    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女人,扎克伯格也不例外。不過,扎克伯格背后的這個女人并非他的女友,而是公司的二號人物、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她出生于1969年,現任Facebook首席運營官,被媒體稱為“Facebook的第一夫人”。2015年福布斯全球權勢女性榜第8位,曾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比起瑪麗莎?梅耶爾,雪莉?桑德伯格在職業生涯上顯然更為幸運。在進入Facebook之前,雪莉?桑德伯格也曾就任于全球最的大搜索引擎運營商谷歌公司,作為全球在線銷售和運營副總裁的她掌管著4000名員工,而Facebook當時還只是一家發展勢頭迅猛但盈利寥寥的社交網站,雪莉選擇了后者。

    雪莉?桑德伯格到底為Facebook做了什么?簡單地總結來說就是“馬克?扎克伯格不愿意做的一切雜事”,2008年馬克?扎克伯格將雪莉招募進Facebook之后,把瑣碎磨人的管理工作攤子全部交托給“打工女王”,自己專心研究技術和產品。作為公司COO的雪莉?桑德伯格不僅善于架構互聯網公司,處理市場和政府公關也是一把好手。如今Facebook不但上市而且已經步入平穩發展的軌道,雪莉功不可沒。

    點評:如果沒有桑德伯格,Facebook很有可能被其他大網絡公司吞并,而不是如今市值突破千億的網絡巨擘。不懂任何技術也沒有專利,這位“Facebook一姐”從銀行秘書開始做起,20年中純靠打工出人頭地,穩坐Facebook第二把交椅,并積累了10億美元財產,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柳氏姐妹:柳青、柳甄——不拼爹拼命的富二代

    說到科技圈女強人,不得不提柳氏姐妹——柳青、柳甄。這兩個外表美麗工作又玩命的女性,代表了柳家二代的崛起。先說柳青,她1978年出生于北京,現任滴滴公司總裁,“中國IT教父”柳傳志之女。在大學時期柳青就被父親柳傳志告知:聯想公司高層的子女不得在公司任職。哈佛碩士畢業歸國后,柳青進入高盛,從底層的初級分析師做到董事總經理,年薪超過千萬。

    2014年是柳青職業生涯重要的轉型之年,她從投行高盛到了互聯網初創公司滴滴。之前,柳青多次代表高盛想要投資這家移動互聯網浪潮中的明星公司,卻接連失敗。最后,柳青佯帶慍怒地說了一句玩笑話:“不讓我投,我就給你打工吧!”讓她意外的是,對這句玩笑話程維接招了,并開始和她認真討論此事。“到今天偶爾還會有不太真實的感覺,我從沒想過自己人生當中如此重大的一個決定是這樣拉開帷幕的。”柳青笑著回憶。對她來說,這將是她人生的第一次跳槽。

    加入滴滴成為了柳青職場資源和人生實力的大集合、大爆發。她隨后在2014年12月幫助滴滴完成了F輪7億美元的融資,這也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史上最大的融資之一。2015年初,滴滴和另一出行巨頭快的完成合并,在此過程中,柳青成了斡旋的關鍵人物。柳青加入滴滴后,公司的觸角開始伸到專車領域,與一項多年來不曾打破的出租車壟斷制度博弈,并取得了一定進展。2015年滴滴出行訂單量突破14.3億,市場份額達87.2%。據彭博社報道,滴滴出行在新一輪融資中已募集到至少10億美元資金,此輪融資結束之后,滴滴出行的估值將超過200億美元,這家公司仍在快速成長。

    巧合的是,柳甄和她的堂姐柳青一樣,在面臨職業轉型時選擇了共享出行領域,只不過,她選擇的剛好是滴滴的頭號競爭對手——優步中國。加入優步之前,柳甄在一家美國硅谷的律所做了10年律師,主要從事高科技企業融資、并購、上市、中外合資業務。五年前,優步誕生,成為她的客戶之一,在2015年4月她加入Uber,任中國區戰略負責人,因為Uber中國尚且沒有CEO,所以這一位置責任重大。

    柳甄加入后,她在優步本土化運營及專車合法化上做了很多努力。優步作為一家外資屬性的企業,除了有本土互聯網出行公司面臨的挑戰以外,比如政策對于專車的限制、傳統出租車與新興出行方式之間的博弈,她跟政府談得更多的是,公司的股權結構,服務器在哪兒,數據是否安全,這些是其他專車公司沒有遇到的挑戰。柳甄奔波在各地演講,頻繁接受媒體采訪,為Uber中國活動站臺。在她的努力下,優步專車的市場份額從2015年年初只有3%上下迅速占到現在的35%左右,今年年初,優步創始人兼CEO特拉維斯.卡拉尼克對外宣布,Uber中國已經完成了超10億美元的B輪融資。

    點評:柳家兩姐妹,出身名門,家教嚴格,她們在各自領域有很深的造詣,一個投行高管、一個法律精英,工作起來不拼爹卻拼命,可以說是女性商界領袖的青壯派代表。

    總結:這些優秀的職業女性,來自于不同的國家和行業,在改變公司全球商界形象的同時,也在改變著世界。女性領導者身上的韌性、突出的理財能力、高信用度以及善于溝通的特質在她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她們是商界浮沉中那一抹最靚麗的色彩。【責任編輯/閆紅玉】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我們來給大家說上幾段科技圈“紅色娘子軍”的故事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