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ArcBlock冒志鴻:讓區塊鏈走下神壇 場景服務很重要

    2月26日上午,區塊鏈3.0平臺項目ArcBlock代幣在數字交易所上線。


    此前一天,2月25日中午,ArcBlock創始人冒志鴻在僅僅睡了3個小時之后接受了網易科技的獨家專訪。

    此時距這個項目第一次啟動融資的2017年10月份,僅僅過去大約4個月。

    ArcBlock在過去4個月中,經歷了從被一眾投資機構冷落,到成為全球熱度最高的區塊鏈項目之一的反轉。

    而站在ArcBlock身后的創始人冒志鴻,從2009年第一次接觸比特幣開始,也經歷了從看不清比特幣的價值,到All in區塊鏈的認知反轉。

    這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經歷了多次創業的“技術理想主義者”,現在篤定地相信區塊鏈的未來已經到來。

    讓區塊鏈走下神壇

    “其實現在大家都把區塊鏈神化了。”坐在正午陽光里的冒志鴻輕松地解釋起ArcBlock要做的事。

    “ArcBlock好比當年網易個人主頁的底層平臺。”他解釋,1996年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做網頁還是非常高深的技術,那時只要會html語言,能寫網頁,就能幫別人做網站,可以賺好多錢。可是到了網易推出個人主頁服務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創建自己的個人主頁,底層的技術問題都被專門的公司解決了,個人只要把精力花在寫內容上就好。

    如今的ArcBlock做的是同樣的事情——讓希望在各個行業里嘗試區塊鏈應用的人,不用再專門解決區塊鏈底層技術的問題,而是基于ArcBlock平臺,專注于做應用方面的研究。

    對于做底層平臺的能力,冒志鴻對團隊充滿自信。目前,ArcBlock的團隊約有30人,他認為團隊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優勢:第一,是對于對“開發者友好平臺”非常了解,因為他本人及團隊的主要成員來自微軟,微軟在這方面經驗豐富;第二,對區塊鏈底層技術有相當了解。ArcBlock聯合創始人FlavienCharlon曾經創建過染色幣(2014年就推出來的比特幣的擴展貨幣),對區塊鏈行業和技術非常了解。

    今年,ArcBlock將主要和一些非常緊密的合作伙伴密切交流,進一步完善ArcBlock平臺的技術,合作伙伴包括教育、智慧城市、交通、人工智能方面的行業合作伙伴,還有交易所和業內同行。技術完善之后,ArcBlock計劃在2019年召開開發者大會,與更多的開發者交流。

    最大的挑戰就是人才儲備。冒志鴻告訴網易科技,ArcBlock的設計從技術上來說非常有把握,主要是工程實現方面的挑戰,需要在足夠短的時間內組建出足夠規模和質量的工程團隊。

    冒志鴻正計劃把全球研發團隊擴大到60—70人的規模。ArcBlock的主要辦公地點選在西雅圖和上海,冒志鴻計劃未來西雅圖的技術團隊達到25人左右,上海的技術團隊達到50人左右。

    從解決問題開始

    錨定現在的方向,ArcBlock團隊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摸索。現在,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方向探到了區塊鏈行業發展的真實需求。ArcBlock的研發,并非冒志鴻一開始的創業計劃,而是在創業中發現了問題,一步步解決問題之后出現的。

    ArcBlock最初不叫ArcBlock,而是一個非常極客的名字 ——SemantiChain(語義鏈)。一開始的目標完全是從應用角度出發的,因此考慮的是做一個在區塊鏈基礎上結合深度學習的一個應用。冒志鴻的想法是,踏踏實實做應用,不做太概念化的東西,讓用戶從應用中親自體會區塊鏈的價值。

    可是,一開始就遇到了問題。他回憶:“當我們開發應用的時候,才真正意識到,區塊鏈的理想如此美好,但現實卻很骨感。要開發一個區塊鏈上的應用,我們面對的底層還相當不完善。網上充滿了各種文章,各種觀點還不一致,還要一一篩選。”

    沒辦法,要想做出應用,就得自己從頭做個基礎框架出來,先把底層的技術問題解決了。他告訴網易科技,ArcBlock白皮書中開篇就提出的目前阻礙開發人員和企業廣泛應用區塊鏈技術的五個問題——性能低下、消費者不友好、成本高昂、平臺鎖定、功能匱乏——都是團隊在一開始開發應用的過程中遇到的真實的問題。

    為了把基礎框架做好,冒志鴻和幾個同行去討論取經,結果出乎意料。大家第一時間的反饋是——“你這東西我們也太需要了!我這才發現,原來這些問題和困惑并不只是我們自己遇到。”冒志鴻向網易科技回憶。

    冒志鴻的團隊發現了區塊鏈技術要大規模應用,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先解決底層平臺的問題,這個需求是真實存在并且看得到的。

    之后,在ArcBlock后來的投資人——容銘投資合伙人西門柳上的討論和支持下,團隊迅速調整方向,決定把底層的部分拿出來先做,服務于更多的應用。

    從“看不清”到“堅信”

    可是,這個想法在一開始,便被潑了冷水。

    潑冷水的是國內各大頂級投資機構。做底層平臺,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比較大。2017年10月,冒志鴻從西雅圖飛回國內,尋求融資。10天時間,冒志鴻把國內各大頂級投資機構拜訪了一遍。不少人聽完后答復:“老冒,區塊鏈這個事還太遙遠。”還有和他關系不錯認識多年的投資人語重心長地勸他:“老冒,你得現實點,不能始終都這么理想主義。”

    不過,冒志鴻的熱情并沒有被這一大波冷水澆滅。他早已經歷過對區塊鏈技術的反復審視。“未來已來,只是分布不均。”坐在陽光里,他淡淡地談到。

    一開始,冒志鴻也沒有能理解比特幣的價值。2009年比特幣(Bitcoin)誕生伊始,在微軟歐洲工作的冒志鴻就進行過比特幣的“挖礦”,來通過實踐理解剛剛出現的“比特幣“,挖了幾個區塊實驗之后,連私鑰都丟了。“當時很難想象,一串代碼怎么就能變成錢?理解不了。”他向網易科技回憶。

    2013年,冒志鴻又有機會接觸到區塊鏈技術,可是仍然沒感覺。當時硅谷開始流行談Blockchain,他參加討論學習才了解到原來這是比特幣里的數據結構,可以拿來做更多應用。在幾次討論會上,他還以挖過幣的老手給這個概念潑冷水。

    讓他開始重新審視對區塊鏈看法的,是他的微軟同事、現在ArcBlock的聯合創始人Flavien。當時,Flavien從微軟離職去搞染色幣,這給了冒志鴻很大的觸動——Flavien是他遇到過的最厲害的程序員之一,過去團隊的明星程序員。“當看到一個比自己聰明的人,如此重視一個自己沒有足夠重視的技術,我覺得必須要警惕,因為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認知沒有到位。”

    重新研究思考后,冒志鴻得到三個結論:第一,區塊鏈能夠降低驗證成本,從而帶來信任;第二,區塊鏈能夠降低網絡形成成本;第三,區塊鏈可以去掉中間人,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他的判斷是,由于具有這三個作用,區塊鏈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區塊鏈技術將比互聯網創造的價值還大——互聯網僅僅是提高了效率,就已經大大地改變了人類生活。

    冒志鴻坦承,ArcBlock是推進區塊鏈技術廣泛應用的第一批探索者之一,區塊鏈變革真正大規模到來是什么時候,這個還有“運氣”的成分在。

    他打開手機,向網易科技展示他收藏的一位朋友的留言:“做區塊鏈技術,如果沒有點飛蛾撲火、舍我其誰的黑客精神,怎么能保證不被具有這樣精神的人顛覆呢?”

    堅持帶來的

    冒志鴻的堅持,正給ArcBlock帶來更多的支持。

    2018年1月,ArcBlock白皮書發布之后,成為全球熱度最高的區塊鏈項目之一。

    冒志鴻回憶,他很意外地接到老友網易創始人兼CEO丁磊打來的電話,當時就決定參與ArcBlock的早期投資和擔任顧問。而不久之前,著名物理學家、丹華資本創始人張首晟也投資了ArcBlock,并且張首晟本人擔任ArcBlock的顧問。

    2月20日,被稱為“獨角獸捕手”的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在朋友圈發表對ICO的看法稱,稱風險投資ABC輪根據公司的發展情況逐步放大投資金額是有有其深刻道理的,沒有人在一下子拿一大筆錢后還會努力工作,考驗人性的模式從來就沒有成功過。

    不過,冒志鴻向網易科技表示,ArcBlock發起代幣預售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看中它帶來的“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通俗地解釋,就是說一種應用,一旦形成規模,用戶就很難從網絡中離開,從而使得這種應用在市場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騰訊,騰訊QQ和微信都是網絡效應成功的典范,即時通訊的技術門檻并不高,但是用戶一旦形成規模,就會吸引更多用戶加入,而且用戶不會輕易離開,因為離開的成本很高,用另一個聊天應用,上面沒有自己的好友。

    代幣預售之后,持幣者就形成了一個網絡。如果發行代幣的項目最終被廣泛應用,持幣者就會獲得更高的回報。所以,這些人會形成一個網絡,推動應用加快落地。打個比方,這就好像QQ一出現,就有幾千萬個用戶,推廣的速度會大大加快。

    “代幣預售確實能帶來挺多錢。”冒志鴻并不諱言,現在確實有許多“空氣幣”。他透露,ArcBlock的代幣預售過程中由于以太坊的阻塞而募集到的錢,是計劃募集資金的2倍多,但是超過原計劃的部分團隊又花了時間全部退回。“如果我們的項目做好了,最后真做成了大量優秀區塊鏈應用的底層服務平臺,我們獲得的回報遠不止這些。”

    “如果說只是這些就挑戰我的人性了,那也太小看我老冒的愿景了。”冒志鴻笑道。

    事實是,發起代幣預售之后,ArcBlock本來計劃募集37500個ETH,預售結束,超額多收的ETH達到45000個。ArcBlock又把多收的45000個ETH退了回去。

    為了做到完全的合法合規,ArcBlock聘請了兩家頂級的律師團隊,在代幣預售過程中的很多做法也與圈內的潛規則完全相反。

    此前據品玩報道,很多項目從私募到上交易所,完全暗箱操作。其中包括:

    第一,代幣在正式登陸交易所公開交易之前,會在私募階段募集一輪資金。這個階段,越早認購的投資人可以享受越大的折扣;

    其二,在私募階段,代幣的份額銷售模式跟微商銷售幾乎沒有區別,很多時候都是通過圈子之間的口口相傳,形成各級分銷商,一層一層向下銷售,售價由上到下依次提高。

    其三,新的代幣認購通常以ETH為一般等價貨幣,但因為各級銷售情況復雜,實際認購過程中往往存在 ETH、法幣、其它代幣,甚至期貨交易。

    但是冒志鴻告訴網易科技,ArcBlock的操作完全不同:

    第1,私募的參與者只有8%的折扣,而且只有一輪私募,折扣都一樣;

    第2,錨定ETH,不接受其他幣種參加;

    第3,不讓機構大額度“包場”參與,不接受代投組織的參與。

    同時,冒志鴻告訴網易科技,ArcBlock沒有基石投資,預售的參與者也沒有鎖定。這意味著,團隊希望項目完全接受市場檢驗。早早敲定大牌投資者有利于招股,這種做法在亞洲的證券市場非常盛行。在IPO中,基石投資者獲得約定數量的股票,但也必須接受持股鎖定期。

    冒志鴻非常珍惜這個全新的產品代幣預售的方式給整個團隊帶來的支持,他也正在總結這個過程中的心得,希望幫助到更多想踏踏實實做項目的團隊。

    “我們之所以這樣,是希望Arcblock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從只是一杯水,到成為滿漢全席。”冒志鴻說。【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專訪ArcBlock冒志鴻:讓區塊鏈走下神壇)

    來源:網易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區塊鏈】半年報探營262只區塊鏈概念股成色:集體避談相關收入
    【觀點】區塊鏈是不是偽命題?未來何在
    中國第一批區塊鏈科班學生將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畢業
    【區塊鏈】爭搶“頭名”身份 區塊鏈服務商跑馬圈地

    精彩評論